3月中下旬,北京皇家园林、四合院、胡同等地儿处处可寻得春花的身影。北京赏花,看的是漂亮的花,赏的是花丛中的古韵,品的是古韵中的古事。
朱自清曾感叹:“在北平看花是要赶的。”这也是北京城赏花的一大特色,春光短,春风大,花期短,反而让他觉得更有意思。
周末,不妨带着宝贝们去国家植物园、圆明园、颐和园、恭王府、天坛......赏花踏青,再搭配半日亲子研学,了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植物科普,来一场花事与历史的春日限定之旅。
赏花研学推荐
3.18/3.26上午场 国家植物园(各种)植物小达人
3.25下午场 圆明园(桃花)寻找消失的万园之园
3.26下午场 恭王府(海棠)咏诗寻福
3.18下午场 颐和园(木兰)廊桥遗梦
3.19上午场 天坛(杏花)藏在天坛里的秘密
更多研学活动尽在:
国家植物园-植物小达人
随着气温的回暖,国家植物园的春花陆续开放。在湖区周边,山桃、梅花各自开放,与远山、绿柳共同倒映在湖水之中,犹如一幅春日的画卷。
国家植物园南园园区,是国家级综合植物园区,也是中科院植物所。里面有丰富的植物种类, 建有水生和藤本植物区、稀有濒危植物区等十余个专类植物展览区,还具有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图片
在这里,王莲、睡莲、古莲等水生植物和乔木、灌木、藤本植物搭配栽植。。让我们一起从小朋友的视角出发,打开植物世界的大门吧!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起源古老,在4亿年前就成功登陆,在这里可以看到部分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如荷叶铁线蕨、笔筒树、福建观音座莲等。
圆明园-寻找万园之园
它是清朝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万园之园”;它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称它为“一个超人的民族想象力所能创作的最伟大成就”;
大水法, 情景剧《万国来朝》,黄花镇分组任务。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
恭王府-咏诗寻福
恭王府因清朝恭亲王奕䜣曾居住于此而得名。它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筑群,也是中国第一家以王府文化为特色的国家级王府博物馆。
恭王府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隐藏在花园窗格、环廊各处蝙蝠造型中的“福”据说多达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加上滴翠岩秘云洞中的康熙御笔“福”字碑,正好一万个福字。所以又有万福园之称。让我们一起,从寻福开始,来认识中国的福文化吧!
颐和园-廊桥遗梦
颐和园,充满神秘与古韵,花上半日的时间走遍这座庭院,了解其中的历史,感受浓厚的文化底蕴。颐和园是以水景闻名的皇家园林,置身其中,能感受江南水乡的婉约和北方园林的大气。春季,长堤上铺满山桃,迎春垂悬,放眼一湖春水,实在动人心魄。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作!作为乾隆皇帝送给母亲的礼物,有福山寿水之说!小朋友们在这里有好几项任务呢!快来看看吧!
天坛-藏在天坛里的秘密
天坛的知名度不输故宫,来这里游玩的人数不胜数,除了众所周知的祈年殿、圜丘坛等,春天也是赏花拍照的好去处。祈年殿旁的丁香林、百花园里的繁茂花木、古柏林中的二月兰等,都为皇家坛庙增添了一份悠远之气。
在天坛公园北门西侧的一大片杏林,更是北京城五环内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杏林,红墙白杏,四面花香,蔓延着浓浓的中国风。在杏花林的长椅小憩,感受着春风拂面,真乃春日一大雅事。天坛的琉璃瓦为何为天青色?没有一颗钉子,靠立柱而起的祈年殿,有什么讲究呢?
明明有八块石头为什么叫做七星石?回音壁、三音石、天心石、皇穹宇对话石又都有怎样的声学特效呢?丹陛桥明明是一条甬道,为什么称作“桥”?
解密高考数学题,圜丘的地砖有多少块?反复出现的数字“9”这些巧合又有什么含义?让我们一起解密600年天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