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想真切体会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亲身去走一走、看一看。“京城周末”栏目将为大家推荐北京的展览活动、胡同小巷、历史遗迹、文化小店,让大家在闲暇周末,走出房间、走进城市,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感受北京这座城市浓郁的文艺氛围,去了解北京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快来跟小印一起周末打卡吧!
琉璃厂文化街位于前门外西侧,滋养京城文脉300余年,被誉为“京城文化第一街”。
琉璃厂在元明两朝是为皇家烧制琉璃瓦的瓦厂,清初全国各地赴京赶考的士子多客居在附近,为他们提供书籍、文房用品的店铺随之跟进,废弃的琉璃厂遂演变为著名的文化街。
琉璃厂文化街上老字号店铺鳞次栉比。这几家老字号店铺更是文化底蕴深厚,非常值得一逛。
01荣宝斋
荣宝斋是琉璃厂文化街上赫赫有名的一家老字号店铺。
荣宝斋前身“松竹斋”,始建于1672年,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雅意得名,拥有“木版水印”和“装裱修复”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从前身松竹斋一路走到今天,荣宝斋曾经和何绍基、吴大澂、曾国藩等人渊源颇深,解放后得到了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巨匠的手泽,当年还能直观鉴赏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李可染等大家的艺术创作。启功先生称誉荣宝斋是“书画篆刻作品荟萃之区,诸名家聚首谈艺之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19号
02戴月轩
戴斌,字月轩,出生在湖笔的故乡,浙江湖州善琏镇。湖笔有笔中之冠的美誉。戴斌出师之后于1916年以自己的名字开了这家笔庄,采取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原料从湖州进,亲手从事制作。戴月轩靠着一支笔,撑过了风雨沧桑一百年。
戴月轩湖笔做工精益求精,质量上乘,所制毛笔具有笔之“四德”,达到“提而不散、铺而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的品质特点,因而声名鹊起。此后一百年,这家专制湖笔的笔墨庄,不曾变更店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东街73号
03一得阁
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于1865年发明了墨汁,并在北京东琉璃厂创办了墨汁店,正门自题一副藏头楹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后取藏头楹联头字为店命名,一得阁诞生,由此改写了中国书画工具史,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大贡献。
历年来一得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技艺精湛,品质优良著称于世。2006年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14年,“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25号
04红星宣纸
红星宣纸是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著名宣纸品牌,使用依赖安徽泾县独特的水土条件和气候条件而生的原材料——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传承并发展了1000多年的古法制作工艺。红星宣纸是唯一于1979年、1984年和1989年三获国家质量金奖的产品,2006年被批准为中华老字号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星宣纸因具有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等特点,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被誉为“国宝”。郭沫若先生曾为泾县宣纸厂(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题词赞誉:“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琉璃厂东街104号(北京旗舰店)
05中国书店
中国书店是我国第一家国营古旧书店,成立于1952年。此后,中国书店以挖掘和保护古代典籍为己任,成为“京城传统文化守护者”和“北京传统文化金名片”。
中国书店发掘和修复了诸多古籍文献,与此同时,中国书店对千年以来受到水、火、兵、虫灾害损毁、污浊的典籍文献进行抢救性修复,大量古籍文献得以完好地保存。
中国书店肆雅堂的古籍文献修复技艺——“京裱”技艺,被誉为古籍历史文献的“续命汤”,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目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东街11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