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听老人说,北京每年的冬至日,会出现三大奇观,分别是乾清宫的匾额、天坛的神光和颐和园的“金光穿洞”。快来一起了解下吧,今年冬至日约上小伙伴一起来看!
故宫乾清宫的匾额
每年冬至日前后的正午时分,故宫乾清宫内就会出现一番奇特的景象:阳光照射到乾清宫地面金砖后,反射到“正大光明”匾额上,大殿内“正大光明”匾额及下方的五条金龙会由西向东依次被阳光点亮,发出金色的光芒。
冬至日是古人极其重视的节日,古代帝王会选择冬至日祭天,以表达“阴极阳生、万物生长”的祈愿。而乾清宫内正大光明匾额及金龙在冬至日被点亮,也反映了古人在建筑方面的匠心独运。
乾清宫坐北朝南的建筑方位与太阳照射的方位角相适应,有利于建筑内部合理采光。这种建筑方位的特点为:长度方向与东西向平行,宽度方向与南北向平行,南立面每间房均开设隔扇或槛窗,北立面一般只在明间开设用于出入的隔扇门。
冬至日正午时分(12点)的太阳高度角,有利于阳光直射入乾清宫内部。北京地区所在的纬度约为北纬40度。在一年四季的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从冬至日的27度逐渐升到夏至日的73度,然后逐渐下降至第二年冬至日的27度,如此循环。在冬至日,由于太阳高度角很小,阳光很容易穿过屋檐照射到殿内深处(冬暖),且反射到正大光明匾额位置上。不仅如此,故宫古建筑屋檐起翘的斜度一般在26度至30度之间,这个角度约等于冬至日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可使阳光近似与屋檐“平行”的方向照射到乾清宫深处。
浇筑桐油的金砖地面坚固密实,其光亮的表面经过阳光照射后,易产生镜面反射。冬至日正午时分,阳光能够反射到殿内的正大光明匾额正中,金砖地面的镜面反射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
另太阳每日在不同时间段的照射方位,有利于乾清宫匾额被“点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自西向东自转,因而太阳相对于地球而言,每天做东升西落的运动。冬至日,在正午前,太阳位置在乾清宫的东南侧,阳光的照射方向为西北向,因而首先点亮“明”字及西边的龙;“随后,太阳位置向西移动,照射到匾额的方向由西北向东北移动,因而很快阳光就点亮了“光”字及其下方的龙;在正午时,太阳的位置在乾清宫的正南侧,阳光照射的方向为北向,因而“大”字的东侧及下方正中间部位的龙最亮;正午后,太阳的位置在乾清宫的西南侧,阳光照射的方向为东北向,因而“正”字及下方最东侧的龙最亮。阳光自左而右将“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条金龙依次照亮。
天坛的神光
祭天是祭祀中最高等级的典仪,同时也是国家最重要的祀典。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场所便是天坛。在明朝初期的天地合祀大典中,正位设昊天上帝、皇地祇神位;明嘉靖九年(1530年)实行天地分祀,圜丘冬至大祀正位设昊天上帝神位;嘉靖十七年(1538年)嘉靖皇帝易昊天上帝号为皇天上帝,至此北京天坛供奉神位便为“皇天上帝”。
每年冬至去天坛的皇穹宇看奇观的人也很多,此时,天坛的皇穹宇牌位也被照进殿内的光点亮。正午时分,阳光照到皇穹宇光滑的地面,然后反射到“皇天上帝”的牌匾上。如果在这时刻能拍到这一景观也是挺有意义的。
颐和园的“金光穿洞”
十七孔桥是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的一座石桥,同样修筑于乾隆年间。该桥连接着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桥身有十七个圆券形桥孔,故而得名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桥长150多米,造型借鉴了北京卢沟桥和苏州宝带桥,从桥侧观望,该桥形状宛若一带长虹卧在碧波之上,舒展大气而典雅美观。与北京卢沟桥一样,十七孔桥桥面两侧栏杆的望柱柱头,采用了圆雕石狮子形象,共计有544尊形态各异的石狮子。长桥东西桥头,还各有两尊石雕异兽拱卫桥栏。
每年冬至前后,日落前大约一到两小时十五分钟,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都会出现“金光穿洞”奇观,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十七孔桥的每一个孔洞都出现金光,蔚为壮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拍照观看。
“金光穿洞”景象出现在每年冬至前后,“冬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光线光影是一年中最斜长的,光影能照亮平时照不到的区域。
据了解,十七孔桥始建于清漪园时期,横跨于廓如亭和南湖岛之间,是通往南湖岛的唯一桥梁。从高空看,十七孔桥像一只长长的龟颈,昆明湖形似寿桃,万寿山像一只蝙蝠,这样的设计在园林中体现了福禄寿的含义。
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高度体现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金光穿洞”就是大自然与人工建筑完美结合所呈现出的美丽景象。颐和园针对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制定了科学的保护规划,每年定期维护修缮,全力做好园林保护传承工作。
“金光穿洞”景象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追光”。园方提示,游客可在铜牛以北东堤沿线观赏“金光穿洞”。此外,冬日颐和园内长廊、石舫、西堤六桥等古建筑也会在阳光下呈现出别样景致,游客可前往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