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通州大运河骑行线路以漕运码头为起点,运河文化广场、柳荫广场为终点,骑行专用道有五六十公里长,沿着水系分布有亭台、碧水和绿树等景致。
推荐线路:漕运码头→运河文化广场→柳荫广场
漕运码头
随着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作为大运河缤纷旅游带上的重要节点——正依托大运河的旖旎风光和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围绕大运河森林公园、运河公园、西海子公园葫芦湖景点、燃灯塔和周边古建筑群等四个区域,正全力创建北京中轴线以东首个5A级旅游景区,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
其中,漕运码头片区是景区亮点提升工程之一,将围绕漕运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已有的漕运码头基底进行改造,引入新业态活化商业街区,打造集漕运文化展示和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休闲水岸,再现漕运码头的市井繁华和文化气象。
升级后的漕运码头将铺装漕运文化地雕,增加大运河旗杆,植入定船石等文化元素,添置官斗形象座椅和文化景石,展示漕运文化。还将利用屋顶灯带、座椅灯、地面埋灯和氛围装饰灯杆打造码头夜景。
运河文化广场
运河文化广场位于通州区东关大桥北侧,南临通胡路,西倚运河东岸,为百里长安街东起点、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北京运河广场迎面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彩色牌楼,上悬欧阳中石书写的“运河文化广场”牌匾。穿过牌楼,远望一片开阔的地境,左右各有四篷高大的帆船雕塑造型,仿佛鼓风而动。俯视地面,两旁各有一方浅池,水面清亮,可见底,亦可鉴人。
往前行,只见主路中间铺展着约五六百米的花岗岩石雕,名为“千年运河”,记录着运河的沿革。
广场北边就是被誉为“北运河上最美景观大桥”的千荷泻露桥,从远处观赏,白色桥身曲线型设计很有未来感,两侧的步道、自行车道与桥身融为一体,三个景观层高低起伏宛若卷翘的荷叶边。
步道起伏分为三层,游人行走在步道上,宛若在用脚描绘荷叶的叶缘,随着起伏,欣赏两岸美景,仿佛它们也随着大运河一起“流淌”。
每一层人行道都配有一个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能够眺望大光楼、五河交汇处、运河公园等美丽的两岸风景。
柳荫广场
柳荫广场的命名来源于广场上十余株大柳树,这些柳树是建园之前就有的,柳树周围修建了船型的树池座椅,好像一艘艘停靠在码头的漕船,游人坐在上面有一种水上游运河的感觉,十分惬意。
说到柳荫广场,就一定要提到这里的“祭坝”雕塑。这组雕塑展现了通州独有的节日“开漕节”。在明朝前期通惠河淤塞严重,时任巡漕御史的吴仲上书嘉靖帝请求疏浚通惠河,通惠河一经疏通,粮食便可直接入仓,节省了大量的运费,从此为北京的建设和繁荣立下了不朽功勋。通州百姓为了颂扬吴仲的巨大贡献,特意为他建造了生祠,并在每年的三月初一,第一批漕船抵达通州码头时,两岸百姓为他举办祭坝仪式,这就是“开漕节”。大运河沿途两市四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七十二座漕运码头,只有通州有开漕节,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