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美称。众多文物遗存,曾吸引着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和郑孝燮、罗哲文等古建专家多次莅临考察。全县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这在全国县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屈指可数。这些文物古迹无论是从建造年代、建筑风格、文物价值,还是保存完整程度方面,都在我国享有盛誉,被称之为“中国古建筑的博物馆”“一部物化的历史教科书”。
隆兴寺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隋称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敕令于龙兴寺铸大悲菩萨金身,并盖大悲宝阁。开宝四年兴工至八年落成,并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形成了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宋代建筑群。元、明、清历代又进行扩建和重修,并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西侧增建帝王行宫,形成东为僧舍,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寺院达到鼎盛时期。
隆兴寺现有面积8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和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龙泉井亭。
院落南北纵深,重叠有序,殿阁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其中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有北宋建筑摩尼殿,其平面造型和建筑形式在中国古代殿堂建筑中独树一帜;五彩悬塑倒坐观音,为佛教美学艺术的上乘之作;转轮藏阁内的宋代转轮藏则为现存时代最早者,是宋代小木作稀有遗物;隋朝的龙藏寺碑,是我国现存著名古碑刻之一,其碑文书法上承六朝碑石余韵,下开唐楷先风,对研究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发展和字体演变具有重要价值;大悲阁内宋代铜铸千手观音,高21.3米,是我国现存古代最高的铜铸立式佛教造像;毗卢殿内的铜铸毗卢佛,构思奇巧,制作精美,是中国古代铜造像中的珍品。
隆兴寺是座千年古刹,也是一座珍藏了无数中华瑰宝的艺术宫殿。
地址:石家庄市正定县中山东路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