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应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的邀请,组织非遗传承人继参加“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后,以非遗志愿者小分队形式赴和田地区参加了“文化润疆•非遗传承”展示活动,活动于8月7日在和田博物馆开幕。
本次和田非遗展包括来自对口支援地北京、天津、安徽及和田本地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北京展团组织景泰蓝制作技艺、北京玉雕、剧装戏具制作技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北京绢人和盘扣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参加展示交流活动。其中,北京玉器厂带来的2008年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北京冬奥徽宝所用材质都出自于和田地区,这也是首次“回家”展示,体现了京和非遗合作,服务保障国家大事的非遗保护成果;北京珐琅厂还开设了调色、点蓝体验区,吸引了不少青少年驻足体验。
在展览现场,和田传统民族歌舞与各省市非遗作品联袂展示,动静结合、民族文化融合氛围热烈。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彭利锋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米佳
来到北京非遗展台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彭利锋及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米佳观看展览,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同志的陪同下详细了解北京非遗项目的情况,询问了项目保护和传承利用情况。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对北京非遗展示给予充分肯定,并对现场非遗传承人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展会期间,北京非遗展团参观了和田博物馆、和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地毯织造基地、艾德莱斯丝绸传统手工工艺工厂等。北京非遗展团与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培训学校就加强京和非遗合作在非遗主题作品创作、非遗人才培养、非遗产品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了研讨。特别是以提高京和玉雕培训水平为目的,在将富含和田历史文化内涵的玉材与玉雕非遗人才培养相结合方面进行了交流;围绕讲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于阗国王挽留班超、地方传统纹样图案等展示和田民族团结和文化底蕴的历史故事开展非遗艺术创作方面进行了交流。
北京玉器厂总经理刘春明
国家级大师王建表示:
北京玉雕和新疆和田玉一直都有着不解的情缘,北京玉器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玉雕项目的保护单位,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和田地区代培更多更优秀的玉雕技艺人才。我们在大美和田这片沃土上,看到了和田玉产业蓬勃发展,相信新疆玉雕也必然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中发出璀璨夺目的光。
北京珐琅厂
景泰蓝制作技艺传承人罗淑香认为:
非遗的传承离不开延续,更需要不断让非遗技艺融入生活,使非遗得到更好的发展。来到和田通过展示、参观、学习,感受到和田人民的淳朴和热情。下一步继续通过文化润疆、技艺交流,我们可以结合景泰蓝工艺特点,设计开发一些带有民族特色的产品,使景泰蓝制作技艺更能贴近生活,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东方艺珍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传承人张汝婕说: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至今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与中国和田玉石相互融合,非遗同行、共享传承。下一步,要把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与和田玉石文化及玉雕技艺深度结合,牵手共同传承、创新、发展金玉文化。
北京剧装厂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传承人张颜表示:
和田地区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通过这几天的展示、参观、学习,感受到和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独特、物产丰富,同时也感受到我们援疆干部的辛勤付出。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中央美院培训的
和田玉雕刻技艺传承人仵玉贵表示:
通过中央美院的培训学习,切实的感受到自身的雕刻水平有很大提高,非常感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和中央美院安排此次学习活动,感谢每一位老师精彩的授课。此次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基础、艺术修养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加对艺术的追求,提高了雕好玉雕的能力,对玉雕艺术充满信心,相信明天玉雕行业会更好。
临行前,北京展团的非遗企业还向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捐赠了北京冬奥徽宝、景泰蓝作品、北京绢人、盘扣作品和一得阁墨汁,表达了对北京援疆同志们的敬意和感谢。
本次活动加强了京和两地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互访,以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的形式唱响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建中国梦”的主旋律。下一步,要继续深化两地非遗合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讲好京和非遗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