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红色经典演出感染激励了无数人

  • 2022-07-28 16:55: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讲好革命故事,追寻赤诚初心。值此“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国家大剧院各种红色经典的芭蕾舞剧、歌剧、话剧演出再度出演,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经典,欣赏艺术的魅力!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面世已有五十多年,依旧是历久弥新的红色经典,其艺术魅力、创造力、生命力、感染力激励了无数人。它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绽放出中华民族芭蕾艺术之花的独特魅力;它是东西方文化艺术成功融合的典范,也是中国芭蕾创作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它是中国芭蕾的骄傲,如今已成为中央芭蕾舞团代代相传的一面旗帜。

(根据梁信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改编)

编导: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

作曲:吴祖强、杜鸣心、戴宏威、施万春、王燕樵

主题歌《娘子军连歌》作曲:黄准

舞美设计:马运洪

灯光设计:梁红洲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海南岛。舞剧讲述了从恶霸南霸天府中逃出来的丫鬟琼花,在红军党代表洪常青以及战友们的帮助下,经过血与火的战斗考验,从一名苦大仇深的乡下丫鬟,逐渐转变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的过程,生动描绘了一幅中国妇女坚强不屈革命精神的壮美图卷。

分幕剧情:

序幕 夜——恶霸地主南霸天的土牢   

贫农女儿琼花被绑吊在柱子上,狗腿子老四奉命将她卖掉。琼花仇恨满腔,踢倒老四,夺命而逃。   

第一场 深夜——漆黑的椰林   

琼花逃出匪巢不久,即被追来的恶奴捉捕,被打得遍体鳞伤,昏死过去。刹时暴雨倾盆,南霸天料琼花已死,遂与奴仆仓皇而去。红军干部洪常青与通信员小庞化装侦察,途经椰林,救起琼花,问明身世后,指引琼花投奔红区。   

第二场 几天后的上午——红色根据地广场   

晴空万里,彩旗飘扬,军民共同庆祝红色娘子军连的成立。   琼花历尽艰辛赶到会场,受到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关怀。她愤怒地控诉了南霸天的滔天罪行,激起军民怒火万丈。娘子军党代表洪常青以琼花的世代怨仇教育广大军民。琼花随即加入娘子军,并由连长授枪。

第三场 黄昏——南霸天的庭院   

趁南霸天庆寿,洪常青乔装为归国华侨巨商,深入虎穴,约定午夜鸣枪为号,与娘子军里应外合,歼灭南贼。入夜,琼花悄悄进入匪巢与小庞联络。一见南霸天,琼花抑制不住满腔怒火,擅自开枪,过早地暴露了战斗信号。南霸天得以从地洞潜逃,洪常青坚定果断,沉着指挥,与战友齐攻匪巢。红军开仓分粮,贫苦的众乡亲庆祝解放,一片欢腾景象。琼花违反纪律,打乱了作战部署,洪常青对她进行语重心长的劝导。

第四场 清晨——红军宿营地

洪常青给娘子军上政治课,教育战士们加强组织纪律性。经过洪常青的教诲,琼花豁然开朗,决心为解放全国人民而战斗。乡亲们采荔枝、编斗笠慰问红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突接命令,传来炮声,南匪已进犯解放区。战士、担架队告别亲人,满怀胜利信心踏上征程。

第五场 黎明前——山口阵地

为歼灭敌人后援,红军主力部队迅速转移,插入敌军后方。洪常青率阻击排战士,把守山口,英勇奋战,阻击敌人。任务完成后,常青掩护战友撤离阵地,不幸身负重伤,昏迷被俘。洪常青苏醒后,毅然挺立,怒视群匪。

红军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奋勇前进,追歼匪军。

第六场 黄昏——南霸天的后院

红军主力节节胜利,步步逼进南贼老巢。南霸天惊恐万状,垂死挣扎,妄想威逼洪常青投降。洪常青怒斥南贼,断然拒绝,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尽显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几经艰苦,红军解放了椰林寨,歼灭了南霸天。琼花接任了党代表职务,广大群众纷纷参加红军,战斗的歌声响彻云霄。

向前进,向前进,胜利向前进!

中央芭蕾舞团

中央芭蕾舞团(又: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成立于1959年12月。演职员均由专业院校培养的一流艺术人才汇集而成。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剧团在俄罗斯学派的坚实基础之上,不断汲取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之特长,在引进排演了《天鹅湖》《堂·吉诃德》《吉赛尔》《卡门》《奥涅金》《火鸟》《小美人鱼》《舞姬》《灰姑娘》《珠宝》等大量的世界经典名作外,自创了《红色娘子军》《祝福》《黄河》《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过年》《鹤魂》《敦煌》《九色鹿》等一大批极具鲜明民族特色的精品佳作,成功探索出一条古典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完美融合的中国芭蕾艺术发展创作之路。   

60多年来,剧团在人才培养、剧目积累以及芭蕾普及教育等方面也取得骄人成绩,其中不乏芭蕾、音乐、舞美等艺术家显身于各类国际专业比赛领奖台和世界明星行列之中。中外保留剧目200余部,有些剧目已被列为中国艺术经典和国际文化品牌。   作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剧团,中央芭蕾舞团一方面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和彰显中华人文情怀的窗口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为国内展示更高水准演绎和更好艺术普及“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少年儿童”并重的目标积极努力。剧团正以昂扬的姿态秉承“团结、务实、自强、拼搏”的精神,为实现心中的百年梦想,沿着前辈执着奉献的足迹,不断阔步前行。现任团长、艺术总监冯英。

演出时间:2022.08.01-08.03

演出场馆:北京市 | 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中国国家话剧院《三湾,那一夜》

7月30日至8月1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三湾,那一夜》于“八一”期间再度登台国家大剧院,追溯历史,看一场“秀才”与“大兵”的交锋,感受三湾那一夜的惊心动魄。

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三湾,那一夜》取材于1927年9月29日晚至30日凌晨,以毛泽东同志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三湾改编”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聚焦于三湾那一夜决定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会议。

《三湾,那一夜》艺术化表现了“三湾改编”这一建党建军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生动展现了毛泽东同志在风云激荡中熔铸人民军队之魂的政治远见和艰难历程。剧中重点阐释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思想精髓,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走向胜利的思想法宝。

话剧《三湾,那一夜》剧组在创排期间曾远赴江西永新县三湾村等地,踏寻革命先辈足迹,重温三湾改编历史。自2019年1月首演以来,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国际艺术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级媒体纷纷报道,受到多领域专家学者及观众的好评。剧中通过插叙的手法使剧情扣人心弦,语言生动的同时蕴含哲理。

《三湾,那一夜》将艺术和历史极好地结合在一起,不少观众看完后表示,这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绝对的正能量,告诉人们那段真实历史的同时,也告诉人们为什么要“不忘初心”。

编剧的话

话剧《三湾,那一夜》的创作过程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寻找与追问的行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与礼赞。在寻找与追问中,我仿佛触摸到红色革命的初心,看到上下五千年从未有过的军队的诞生过程——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奠基仪式。我的灵魂仿佛沐浴在红色初心的光晕中,我想歌唱、想倾诉、想告诉人们。三湾,那一夜,对于历史和未来都将是一个唱不尽的夜晚,一个伟大的夜晚……——王宝社

导演的话

该剧描写了“秋收起义”失败之后,“三湾改编”如何为这支刚刚诞生的人民军队注入“灵魂”——“党指挥枪”,生动阐明了“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意义。该剧还描写了“士兵委员会”的建立,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里,让官兵平等的曙光照进了这支新生的武装。这些开天辟地的决议催生了一支上下五千年从未有过的“人民军队”。同时也告诉我们,共产党人对自身的改造,永远在路上。——殷弘毅

舞美设计的话

军旅题材的话剧给予创作者有限的创作空间。话剧《三湾,那一夜》剧情时空尤为聚焦,集中表现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的历史转折点,一晚,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经过与导演、创作组几番的研讨、修改,在舞美设计与构思上,意在重构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及地域特征的江西三湾山边村落,通过舞台上的柴堆、农具、屋架结构元素的提取,来呈现一个具有历史质感的三湾村落。这也是我们创作的初衷。——史军亮

剧照摄影:王昊宸

中国国家话剧院

中国国家话剧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国家艺术院团。拥有雄厚的艺术创作资源和辉煌的戏剧文化传统。以欧阳予倩、廖承志、吴雪、舒强、金山、孙维世为代表的几代戏剧前辈,奠定了剧院的诞生、发展、继承和创新的坚实厚重的基础。  

中国国家话剧院以创作和演出高质量、高品位的古今中外优秀戏剧作品为己任,致力创造精品、重视人才培养、锐意开拓市场,是一片创建中国民族话剧的沃土,是一方驰骋戏剧梦想的舞台,是无数生生不息、辛勤耕耘的戏剧人的家园。  

中国国家话剧院拥有三个现代化剧场,适应不同风格和规模的剧目上演,并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同时加强国际戏剧交流与合作,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世界和民族的先进戏剧文化硕果。  

中国国家话剧院坚持“中国原创、世界经典、实验探索”的创作理念,树立崇高艺术理想,担当戏剧文化责任,坚定时代美学追求和科学经营理念,塑造国家艺术形象,努力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代表作用、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书记诸葛燕喃,院长田沁鑫,艺术总监戈大立,副院长白雪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闻国久。

演出时间:2022.07.30-08.01

演出场馆:北京市 |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国家大剧院原创中国史诗歌剧《长征》

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举世瞩目的长征。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红军战士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中国史诗歌剧《长征》首演于2016年7月1日,是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所委约创作的原创歌剧,也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第50部歌剧,是继《西施》《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方志敏》等民族经典题材之后推出的第11部中国原创歌剧。本剧根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真实历史改编,以现实主义手法忠实地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过程,通过普通红军战士和民众的视角和感受,串联出长征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性事件,忠实地再现了那段“苦难的辉煌”,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信仰而奋斗牺牲的崇高理想信念,并以此缅怀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以长征为题材的各类文艺作品百花齐放,仅影视剧和各类舞台剧逾百部。红军长征,这个上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是改变历史的一个壮举。国家大剧院歌剧《长征》以歌剧这一最丰富的舞台艺术形式,向长征这一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伟大事件致敬!

全剧共六幕九场,登场人物近30余个,合唱队规模上百人,是国家大剧院迄今演出规模最大的一部原创歌剧作品。全剧一气呵成表现了红军从瑞金出发,历经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夺取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会师会宁等重要历史事件,体现革命先烈为梦想不怕牺牲的正能量精神。

长征的伟大历史造就出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长征精神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时代的因子,都具有催人奋进、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大剧院,通过歌剧的艺术魅力重温这一段苦难与辉煌。

分幕剧情:

第一幕 瑞金

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准备撤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瑞金,一时,离别的情绪弥散,中央红军某团曾团长和彭政委接到转移的命令时,不忍把伤病员留给三十万压境的敌人;负伤的一连长和众伤兵执意要与战友们共赴战场;此时,来说服伤员的彭政委的爱人洪大夫说出了自己受命也将留下来照顾伤员,这一消息使夫妻二人面临生死离别。夜幕降临,军号吹响,在后方战友和百姓的依依不舍中,红军战士们怀着“红军终将得胜利,我们一定要回来”的革命决心离开瑞金……

第二幕 湘江

离开瑞金的湘江战役中,红军在十倍于我的敌人“围剿”中血染湘江。但英勇的红军最终将敌人击退。深夜,看着奋勇杀敌活下来的战士们,彭政委道出了自己对理想的展望,并引导着战士们说出了参加红军朴素的信念和目的,受到鼓舞的战士们在革命最危难的时刻,坚定了决心。

第三幕 遵义

夜入遵义城的红军,为不扰民,睡在了石板街上,这使当地的商户极为感动。接下来的日子红军与当地百姓公平交易,遵义城一时繁华热闹。休整的时候,曾团长带队与中央红军宣传队的女战士们开展了写标语竞赛,红军在短短的时间中国人民展示了革命队伍的风貌。深夜,遵义会议的公报传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掌握了军事指挥权,全体红军欢呼迎来了历史转折点。

第四幕 泸定桥

中央红军在安顺被天上地下的敌军夹击之时,一团战士领命在风雨泥泞中日夜兼程两百四十里山路,并一鼓作气最终夺得泸定桥,战斗中彭政委负伤。百年前阻挡石达开三万铁骑的江河如今没能挡住中央红军,今天的红军为理想而战,英勇不屈。

第五幕 雪山草地

为了进入更加广阔的川西草原,没有冬衣的红军战士在藏胞向导的帮助下,出人意外地翻越了雪山,进入诺尔盖草地。彭政委因伤口化脓发起了高烧,经过了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合的胜利的喜悦后,彭政委为了和大部队一起过草地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让战友们将肩上的子弹剜出。没有干粮补给的红军,在过草地时只能靠野菜维持生命,危急时曾团长杀了心爱的战马来为战士充饥,彭政委号召大家把皮包皮鞋拿出来做队伍的食物。战士平伢子为了不让大家吃到毒草,试吃野菜时中毒,掉了队奄奄一息的平伢子不幸陷入沼泽,表达出自己对红军的留恋后牺牲。红军就是凭着对理想和信念在极为残酷的情境中走出草地。

第六幕 会宁

历经艰难险阻,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终于在陕甘边界的会宁胜利会师,红军就要在陕北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了,在长征胜利结束大会师的热烈中,彭政委得到了爱人洪大夫上刑场前的最后一封信,信中讲出了为了理想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全剧在“我们有热血,我们有梦想,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力量;我们的意志比钢铁还强,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人类的光芒!红军万岁!长征万岁!”的大合唱中结束。

演出时间:2022.07.28-07.30

演出场馆:北京市 | 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 编辑:党思洁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