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演艺区。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生物进化为主线,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古生物陈列厅展示了生物的起源和早期的演化进程,透过化石的印痕,人们似乎跨越了时空,看到遥远的古生物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聆听着它们古老的声音。
植物陈列厅则是一部绿色的史诗,叙述着植物亿万年的演变;动物陈列厅则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还原再现,活灵活现的展现出动物在自然界的真实状态,促进了人与“人类的朋友“和谐发展;人类陈列厅,又让我们一睹人类由来的壮阔历史,回答了”我“从何而来的。由猿到人,历经万年,看似平淡无奇,却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与进化的力量。
馆内共收藏标本包含古植物、古鱼类、矿物等15类,其中许多标本在国内、国际上都堪称孤品。馆内藏有已知最古老的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记录——“来自中国的侏罗纪母亲”中华侏罗兽化石,它的发现为哺乳动物演化历史建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将以前的白垩纪记录提前了3500万年。同时,馆内也藏有世界上第一个完整恢复了全身羽毛颜色的小型兽脚类恐龙——赫氏近鸟龙,这是2010年由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人员与北京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德克萨斯大学、阿克伦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合作完成的项目。
馆内还收藏着世界各国友好人士赠送的礼品标本,如科摩罗总统访华时赠送的珍贵的拉蒂迈鱼标本、早年越南胡志明主席送的亚洲象标本等各类礼品标本。其中比较珍贵的还有新西兰坎特伯雷国家博物馆赠送我国的恐鸟骨骼标本,这种地球上巨大的鸟已经于1885年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灭绝,而这件标本也是保存在我国的唯一的恐鸟标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标本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共同讲述着人类发展是一个共同体。
北京自然博物馆利用自身的优势定期举办有特色的科普活动。 博物馆曾组织北京市中小学生物知识竞赛,每年有近10万名学生参与,同时举办各类科普讲座、小小讲解员培训以及博物馆之夜、“科普车”等喜闻乐见的活动,深受小朋友们喜爱。
近期展览推荐:
1. 《野性之美——中国野生动物展》
7月12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主办的“野性之美——中国野生动物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楼一层的阳光厅开展。本次展出标本共50件,涵盖了贝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主要介绍我国本土丰富多样的动物类型及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成就。展览还设有2套多媒体展项,可以帮助观众直观了解动物学知识,增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展览时间:2022年7月12日至2022年9月4日
展览地点: 北京自然博物馆展楼一层的阳光厅
2. 《科学与艺术——科学画与生物标本展》
6月18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科学与艺术——科学画与生物标本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楼一层临时展厅开展。本次展览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植物科学画与植物标本(画作约103幅,其中26幅为原件;植物标本约30件),主要是来自天津北疆博物院的植物科学画和对应的植物标本,以及相应的科学知识介绍等。
展览时间:2022年6月18日至2022年9月18日
展览地点: 北京自然博物馆展楼一层临时展厅
教育与活动推荐:
1.博物馆之夜
适合对象:根据各年不同主题而定。
活动时间:每年暑期晚间时段。(请关注北京自然博物馆官网和公众号了解最新活动)
活动地点:自然博物馆展览楼。
参加方式:以公众报名预约方式组织开展。
以博物馆展厅为主要活动场地,综合利用展示空间、展览标本等资源设计的夜间博物馆活动形式,包括讲解、表演、动手活动、有奖竞猜、亲子互动等多种活动类型,体现博物馆错时开放的公众服务意识及全面利用博物馆资源的教育服务理念。
2. “自然博物知多少”线上答题活动
“自然博物知多少”线上答题活动,是由北京自然博物馆讲解员团队精心设计的趣味答题活动。题目选取自然科学中的趣味知识、热点话题,设计成观众喜爱的互动答题形式。每期题目共15道,总分100分,答题后会有详细的答案解析。观众可以在互动答题中了解每一个自然博物知识。
3. 自然馆在线课堂
自然馆在线课堂已开展多年,有专业科普老师及我馆专职讲解员承担,分别从不同角度及深度探索展厅资源,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探究虚心的教育项目,并且已和学校合作开发实施基于博物馆资源的校本课程,已完成授课120余次。
适合对象:5-8岁年龄段的儿童。
活动时间:时间待定。
活动地点:探索角教室。
参加方式:活动当日免费入场,团体需提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