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天坛

  • 2022-07-01 13:00: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华文明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北京中轴线已历经700余年,如同一本百科全书,蕴含着从古到今劳动人民创造的、动人的文化与历史。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市正在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包括14个遗产点,具体为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这是一组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区域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南北总长度7.8公里,占地超过600公顷。为了讲好北京中轴线故事,展示北京中轴线魅力,推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公众参与,繁荣北京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天坛。

天坛历史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又经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历尽沧桑的天坛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宏伟的建筑风格,成为东方古老文明的写照。

天坛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建筑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总面积273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

内坛以墙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一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

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中和韶乐

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对中和韶乐这一传统文化项目的挖掘整理、传承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中和韶乐源于中国古代雅乐,又名郊庙乐,是一种将礼、乐、歌、舞融为一体的典礼音乐。韶乐的具体用场主要是皇家祭祀和国家庆典,也是中国古代最具典型意义的宫廷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古人认为音乐可以“荐上帝,配祖考,通神明,立人伦,正性情,节万事”,甚至可令“百兽率舞”,所以在很多场合都会用到音乐,而用于郊祭(包括祭天、祭祖)、朝会、宴飨等重大场合中的音乐就是韶乐。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

门票价格:

咨询电话:010-67012483(白天);010-67013036(夜间)

  • 编辑:钱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