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月影视推荐来啦,《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斩获“五一档”票房冠军,《山河月明》《风起陇西》等电视剧热度持续……在空闲的时间里,来追剧吧!
《邓小平小道》
由张勇担任总制片人,雷献禾执导,卢奇、于慧等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邓小平小道》正在热映中。
影片讲述了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和卓琳夫妇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城郊的原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接受劳动改造。在政治、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他一方面悉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大儿子邓朴方;另一方面与车间群众同甘共苦、感受基层群众生活的艰辛,并思索未来中国往何处去的故事。
《出拳吧,妈妈》
电影《出拳吧,妈妈》是一部当代女性视角的励志传奇影片,由唐晓白执导,谭卓、田雨领衔主演,田海蓉特邀主演,赵诗朦、郭唐维联合主演,陈明昊特别出演。该片讲述了性格倔强的单亲妈妈白杨,因一时冲动伤人入狱,母子分离。多年之后,为了争回孩子的抚养权,白杨在拳击教练沈浩的帮助下,重燃斗志,在赛场上直面当年的对手,用汗水和努力证明自己价值的故事。
《暗恋·橘生淮南》
《暗恋·橘生淮南》这部影片由八月长安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洛枳与盛淮南长达十余年的青春暗恋故事。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一部《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让青春电影重新受到大家的关注。不同于《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暗恋·橘生淮南》则主要讲述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其原著小说曾被誉为“最好的暗恋文”,并曾被改编为电视剧和网剧。
《暗恋·橘生淮南》大量的笔墨来为观众讲述男女主人公的成长,以及他们二人在相恋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故事。如何把这种习以为常的故事拍出新意,如何让观众对男女主人公的故事产生共情?无疑是该剧最大看点。
《唐顿庄园2》
电影《唐顿庄园2》将继续秉持系列的内核,并展开全新故事——当一个电影摄制组进入庄园,新旧文化之间的有趣碰撞可谓火花四射;而一栋南法别墅的出现,也将揭开老伯爵夫人的隐秘过往。温暖而又妙趣横生的故事将如何发展?古老庄园将如何拥抱新时代?着实令人期待!
《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
今年五一有一部电影选择逆势上映,这就是爱情电影《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整部《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都围绕着一场从异地恋、再到异国恋的爱情展开,意图再现恋人异地恋的艰辛。
在影片108分钟的时间里,导演通过对一系列真实异地恋情侣的情景捕捉,再现了异地恋情侣经历的幸福与失落。
《亲爱的小孩》
《亲爱的小孩》改编自王小帅电影《左右》剧本,讲述了年轻夫妇肖路与方一诺的生活故事(剧情不赘)。该剧收视一路走高,争议也如影随形。最集中的一点,是认为其“贩卖焦虑”“全员病态”,造成年轻人“恐婚恐育”。如果单从剧中呈现的生活失衡,比如育儿无助、产后抑郁、夫妻隔阂、保姆分歧、婆媳矛盾、事业滑坡等,可以说每一个横断面都是赤裸裸的真实,想必不少观众也都感同身受。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可能在某一个时期或更长时期内,正在经历这些。
生活真是最好的编剧。当把生活置于放大镜、显微镜之下观察,目之所及,有太多裂隙、坑洼、毛糙……它们会刺痛和灼伤我们。剧中,生孩子更像是一个导火索,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许早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埋下了伏笔。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吹毛求疵,习惯于“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很多矛盾恰恰由此滋生。如果不缺位、不失德,做好自己,尽好职责,很多问题会随风飘散的。
真实诚可贵,但也是有前提的,如果为了刻意制造困境,将各种所谓真实一股脑儿汇聚在一对夫妻身上,然后高强度、高密度地输出,则难免会被观众质疑创作的出发点:是为了还原生活、映照生活、思考生活,还是为了营造冲突、制造爽感、博取眼球?想必,这正是该剧引发争议的关键原因所在。
阴霾重重之下,该剧尾声终于拨云见日,露出几许亮色——禾禾最终康复,周围亲人生活归于安宁和谐。这个“光明的小尾巴”无疑令人宽慰。作为大众娱乐形式的电视剧,无论呈现方式、表现手段如何,如果重点传递的是积极、明媚、温暖、美好,或许更能触达人心,传递善能。
《山河月明》
《山河月明》这部剧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从年少起就征战沙场,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最终开创了“永乐盛世”的故事。该剧从宏观角度向大众展现明初历史的同时,也对每位历史人物进行了微观细腻的刻画,呈现出一幅真实、温情、充满烟火气息的明初画卷。
在呈现历史巨幅画卷之余,该剧也为观众展现出真实、立体、鲜明的明初人物群像。首播的剧情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会接地气地自称“老子”;马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左手能纳鞋底,右手能做羹汤;英武凛然的大将军徐达久经沙场,却始终抵挡不住“烧鹅”诱惑;太子朱标,为人处世稳重且宽和,颇有少年老成的意味……
另外,该剧在对小人物的性格诠释上,也不吝啬笔墨,张玉的侠肝义胆、齐王妃的坚韧不屈、朱能的拼搏精神等,都在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运河风流》
《运河风流》以真实历史人物故事为原型,讲述了民国初期以黄子荣、宋鲁生、杨春早为代表的“济宁三杰”跌宕起伏的个人与家族命运,讴歌了运河儿女追求大仁大义、大情大爱、大诚大信的情怀与境界,彰显了民族主义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剧中既有运河沿岸红红火火的繁荣景象,也有“铁路兴、运河荒”的哀叹,透过该剧既能展现济宁漕运地区三大家族的兴衰沉浮,也有这些家族的子孙后代在运河沿岸进行不屈不挠的抗日革命斗争的故事。该剧在弘扬家风家训的同时,不忘加以辩证的眼光。剧中,黄宋杨三家敢于向传统家规家训中不合理的地方大胆说“不”,并最终打破规矩,大胆革新,也让人眼前一亮。
《新居之约》
由潘粤明、王鸥主演的都市剧《新居之约》近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轻松幽默的生活轻喜剧风格,巧妙地将家庭装修的诸多烦恼摆到台前,为现代都市题材行业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题方式。
该剧讲述家装设计师杨光与陈曦联手为客户打造“理想的新居”,体味人间百态,寻找“家与幸福”真谛的故事。剧中主角杨光和陈曦的人设具有极大的反差,一个属于简易四人组的小型包工队伍,一个是聚光灯下的明星设计师,灰头土脸的杨光与趾高气扬的陈曦看上去原本分属两个世界。
《新居之约》刚刚开篇,就出现了工程部偷换家具材料,客户质疑装修队变相加钱等多个问题,而意见繁杂、不懂装懂的小白客户与财大气粗、丝毫不尊重设计师的大款客户也先后出现,人间百态几乎借助家装的镜子一展无遗。潘粤明略显发胖的中年身材,在这部剧中扮演邋里邋遢的包工头正好合适,也不再会被观众吐槽过于肥胖影响观感;而王鸥自带的都市白领气质,也与明星设计师陈曦的人设不谋而合。选题角度的精准,人物角色的适配度,都让这部《新居之约》展示出了良好的卖相,只要行业部分不离谱,这应该是一部好看又有趣的都市生活新作。
《风起陇西》
近日热播的古装谍战剧《风起陇西》,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为背景,以陇西大地为沃土,深度展现了华夏古文明大省甘肃的悠久历史与雄厚文化。
与过往三国故事聚焦“大人物”不同,《风起陇西》借用陈恭、荀诩为代表的小人物在三国乱世的奋斗与抗争,刻画了“草根”游枭的热血和激情,让观众感受到甘肃人粗犷之下细腻缜密的内心、骨子里的生命力和心中的那股冲劲儿。导演路阳称:“故事要找到一个很微观、很具体的切口进去,然后透过丰满的人物宏观地让大家看到整个时代。”
《风起陇西》展现了三国时期陇西的风土人情,借助在地文化,让现代观众慕名“种草”。剧中用来传递情报所用的工具肩水金关简,如今在甘肃省博物院中作为文物收藏;演员所吃“面饼蘸酱”为三国时期陇西美食,“无面不欢”的甘肃现今仍以独具地域风味的饮食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食客,除享誉全国的“兰州拉面”,还有浆水面、张掖搓鱼面、高担酿皮等特色面食。陇西还被中国农学会称为“中国腊肉之乡”,陇西火腿、腊羊肉和烧鸡粉等小吃数不胜数,滋养着每一位老饕的味蕾。
电视剧用镜头语言,直观讲述了三国时期的陇西地理风貌。故事集中发生在蜀汉与曹魏两地,街亭作为咽喉要道,蜀魏在此展开拉锯战,也是剧中情报集散地。主角陈恭卧底在魏国天水郡,与现今甘肃天水位置大致相同;为还原地貌,摄制组通过前期置景和后期调色等幕后功夫,来展示气候差异,如曹魏天水的主色调是灰黄,蜀汉南郑的主色调是青绿。
一座城成全一部剧,西北的雄浑与巴蜀灵秀,汉唐古韵与羌藏民风,打造了《风起陇西》的文化底蕴。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古装谍战剧《风起陇西》带火了历史上英雄辈出的热土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