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剪纸、刻瓷,河间市非遗焕发出勃勃生机

  • 2022-04-10 23:32:36
  • 河北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也是当前推进河间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依法保护,不断创新,措施有力,亮点纷呈,成果丰硕。为全面展示我市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工作成果,本平台将对河间市非遗项目分批进行展示。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我国北方较为典范、独特的鼓曲形式其大体经历了孕育、成型、发展三个阶段。早在清朝康雍乾三个时期,冀中河间、保定一带流行着许多说唱艺术,诸如木板大鼓、弦子书、渔鼓道情等,河间西河大鼓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和环境中孕育产生的。西河大鼓开始用犁铧片击拍,故曰“犁铧片”,这就是西河大鼓的雏形。这种说唱形式被一些艺人所采用,慢慢在冀中一带流传开来。

由于西河大鼓也叫犁铧片,河间大鼓,梅花调或“说书”,没有一个统一名称,鉴于当时唱西河大鼓的艺人大多来自于子牙河、大清河流域,而天津人对这两条河流称西河,人们也就叫这一说唱形式为西河调,最后定名“西河大鼓”是在1929年天津的“四海升平”戏园。

西河大鼓为一人操三弦伴奏(后亦有加入扬琴,四胡者),一人击板演唱,形式简单,便于演出。其书目有长篇书、中篇书、短篇鼓词、书帽。在传统的西河大鼓曲书目中,中、长篇书目初步统计有150余部,小段、书帽370余篇。其内容或描绘波澜壮阔的历代开国史,或叙说悲欢离合的儿女家庭事,或情趣浓郁,含义深长,或辛辣讽刺,褒忠贬奸,抑恶扬善。情节曲折,语言生动。

自2009年至今,我们开办了十二期暑期培训班,聘请西河大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领娣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维青、张书英、李雪授课,并在2006年将西河大鼓带进了学校课堂,先后培训学员3000余人次,西河大鼓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为使西河大鼓更好的传承、保护、发展、利用,培树传统品牌,2014年开始,河间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河间西河大鼓书会”,这一活动已成为我市的一个品牌文化项目。

为了进一步提升西河大鼓在民间的影响力,我们每年都组织演出团队,深入社区、校园、军营、农村、企业等基层演出,举办西河大鼓“消夏书场”活动。展示了西河大鼓文化的多姿多彩及无限魅力,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西河大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剪 纸

河间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使用工具简单,取材方便。河间传统剪纸以花、鸟、鱼、兽和吉祥寓意居多,有着北方粗犷豪放之风格。作品特点:以刀剪代笔,剪刻并施,剪随人意,形出于刀;运转自如,不露锋芒,形态生动,神情逼真。

以河间宋氏剪纸为例,可追溯到二百多年以前。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宋保树靠先祖的传授和自己的天赋,通过勤奋努力,把剪纸艺术在继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和研究,创作剪出大批有传统民俗风格和反映现代社会发展的建树作品,使河间剪纸焕发出勃勃生机。近些年来,他不断对剪纸艺术进行创新,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

2019年剪纸被列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河间刻瓷

河间刻瓷技艺,传承有序,剥玉为主,水刻为辅,是一种用剥凿刻釉的方法,在瓷盘一类瓷制器皿上雕刻人物、花鸟、文字等,再辅以托座、镶嵌等木雕工艺,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民间手工艺术。河间刻瓷技艺,推陈出新,一改传统刻瓷的单调平实,大胆汲取西洋构图方法,精雕细琢,虚实结合,作品极为形象逼真,所作人物肖像刻瓷的表现力甚至比原始照片还要生动,深受好评。

河间刻瓷技艺所处的河间市,位于河北中南部,冀中平原腹地,自战国起在此立国、设郡、置府,历史悠久,为文物丰厚之邦。早在明清及民国时期,河间地方文人墨客赏玩瓷器之余,即以有将诗文图案花鸟鱼虫雕刻其上的行为,并出现了师古斋一类兼作刻瓷的店铺。侯汉鹏曾祖父侯玉成,木工出身,擅长木雕工艺同时受刻瓷影响,尝试在瓷器上雕凿花鸟鱼虫及诗文。祖父侯万义深得其父木雕和刻瓷真传,技艺精湛,多年漂泊北京,为官宦大户雕梁画栋,凭靠出卖手艺谋生。1957年3月侯汉鹏祖父侯万义因病重返河间故里,同年6月病故。当年祖父的雕刻技艺都留在了北京的胡同儿里,北京的老房子上,老家却鲜有作品流传,令人扼腕叹息。所幸的是河间侯氏一脉雕刻技艺并未中断失传,祖父将技艺传给长子侯西禄,侯西禄又传给侄子侯汉鹏。侯汉鹏耳濡目染,很早就掌握了刻瓷和木雕艺术,同时酷爱绘画,他曾在沧州师专美术系进修,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后,在1991年起专门研究刻瓷。经过数年的实践与学习,技艺逐渐炉火纯青,1998年8月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他的参展作品《周恩来刻像》一举获金奖。雕刻的《戴安娜王妃肖像》瓷盘,被英国王室以6000美元购置并永久收藏。迄今为止,侯汉鹏刻瓷作品已被英、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人士收藏一百余件。

河间刻瓷技艺,有独特手法,精微细腻,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同时特别注重刻瓷与木雕结合,每件刻瓷均用红木雕刻成相应附件,比如屏风、托架、框饰等,相应成趣,极具古典张力,也适合藏

摆放。2017年河间刻瓷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者摆放。

2017年河间刻瓷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编辑:范方睿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