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从十八世纪诞生至今,两百年的时间中产生过许多的故事,互换过太多身份——它曾是欧洲贵族的消遣用品,引领当时的消费时尚;它也是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常客,作为永恒的经典流传;它还是国人赖以出行的交通工具,寄托着一代人的情怀梦想。
如果你对自行车及自行车历史感兴趣,那么中国自行车博物馆一定不能错过。这座位于霸州华夏民间收藏馆四楼的博物馆来头可不小,它是我国唯一一座经国务院审批建立的,目前国内藏品最多、种类最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车展馆,也是河北省第一家“国字号”博物馆。
馆内收藏有来自20个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精品自行车300多辆,既有日本“普利司通”、英国“三枪”、德国“哈雷”等享誉海外的自行车品牌,也有曾经风行国内的知名四大自行车品牌“红旗、飞鸽、永久、凤凰”,还有“木马轮”这样的奇特自行车。与其它博物馆将藏品与观众、游客隔开不同,这里的自行车藏品都触手可及。一圈转下来,了解许多自行车背后的故事,你会发现自行车的世界竟是如此奇妙。
很多人都认为诞生于1840年的高轮车是最早的自行车,其实早在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就研制出了一辆木制自行车,因其外形酷似木马,也被称为“木马轮”。这辆车没有车把、脚蹬和链条,想要驱动它,只能两脚着地,向后用力蹬。
从这辆自行车界的“鼻祖”开始,馆内展示了不同年代的车型: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发明的用车把控制方向的自行车、1838年英格兰人麦克·米伦发明的三轮自行车、1883年英国人斯塔利制造的基本接近现代车型的自行车……各种天马行空般的制车创意,串起一部自行车的发展史。
自2008年建馆以来,许多参观者都会问到同样一个问题:“这么多自行车,哪一辆价值最高?”答案就是上世纪初英国生产的白金人自行车。这辆“豪车”全身镀银,当时专供皇家贵族使用,只生产了一百辆,如今存世稀少,堪称“镇馆之宝”。如今,它静静地停在展馆里,崭新如初,光彩照人。
上世纪70年代,收藏人王明玺为了得到该车,前后用了5-6年时间,最终花费1000元人民币才把“白金人”请回了家。后来,一名英国收藏家想要拿一辆“劳斯莱斯”交换此车,也被王明玺婉言谢绝。英国“白金人”工厂也曾试图高价购回此车,同样未能如愿。
末代皇帝溥仪的自行车也被收藏在此,这是一辆1921年生产的德国蓝牌自行车。溥仪堪称中国自行车收藏界的鼻祖级人物,他命人购买过不下20辆各国品牌的自行车。绛雪轩曾为乾隆皇帝吟诗赏花之地,那时变成了溥仪的“御用”自行车库。他还在自传中写道:“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下令把宫门的门槛一律锯掉,这样能出入无阻地到处骑……”。
馆内收藏的自行车珍品远不止于此。自行车收藏界有名的“一汉,二手,三凤头”,都可以在这里见到。一汉,说的是汉堡牌(Humber)自行车;二手,指的是手牌(Rudge)自行车,又分金手、银手和锤手,其中金手排在首位;凤头,则是凤头牌(Raleigh)自行车,国内也称兰翎。
曾经,这些自行车都是备受追崇的“洋货”,但随着我国自行车工业发展,中国本土品牌和产品越来越丰富:红旗、飞鸽、永久、凤凰……过去,无数国人骑着它们穿行在上下班的路上,为更好的生活而奋斗;将心爱的人驮在后座,在爱情的大道上前行;让孩子坐在车梁上,往返于家与校园。在博物馆内遇到它们,定能勾起那一代人的许多难忘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