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固安相子

  • 2020-11-21 21:14:13
  •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协会

“固安相子”俗称邢氏纸雕,因作品栩栩如生和实物真实相像,所以取名为“相子”。作为我国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固安相子是一种以经过特殊处理的纸张为原料,塑形为主、雕刻为辅的工艺,最早起源于寺庙里的造像和油漆彩画。产生于清代中期,发源廊坊市固安县,目前的传承人为第五代传人邢坤。

“固安相子”(邢氏纸雕)其作品体质轻、坚固、不怕水,以“抓胎一绝”而著称,在民间影响力很大。其作品多种多样,作品精致而独特,做工复杂而细腻,有戏剧用的帽子、头饰;有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来源于民间的题材也很广泛,像民间故事中的麻姑献寿,表现喜庆的吉庆有余,表现日常生活的小马拉车,还有龙头风筝的造型等等。

固安相子有30多道工序,七种工艺类型,取泥塑、脱纱、木雕工艺之精华,必备深厚的雕塑和彩绘基础熟练的手工技法才能完成作品。这里将“固安相子”中最有特点的泥支撑直接雕塑工艺介绍如下:

一、先将第二层胶土加水浸泡24小时后澄浆。取出摔熟,泥的体积以作品大小而定。

二、选用棉浆纸(生宣),用桐油或动物胶一张一张的粘合数层,厚度以作品大小而定。

三、将粘合后的纸放在泥的表面,以泥为支撑,用雕刻刀和自制的专用工具,利用泥的柔软性,同用胶剂粘合后湿润柔软的纸,一起直接雕塑。

四、成型后晾晒半天左右,将泥取出(泥可以多次使用)。

五、晾干后的纸坯造型进行修整,精细的作品需用纸面雕刻。

六、表面处理,打底、打磨、调白、彩绘、上漆,或者表面抛光。

“固安相子”(邢氏纸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对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扬。2011年,固安相子被列入河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