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民俗文化 · 大城西河大鼓

  • 2020-06-23 17:47:54
  • 河北省文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大城西河大鼓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河大鼓是在河北民间说唱艺术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流传在中国北方的著名曲艺品种。大城县正处于该曲种的源头地带,这里地处子牙河流域,因子牙河原名盐河、沿河、西河,依地域定名为西河大鼓。

早在清道光年间就有鼓书清门五奎之一曹占奎(大城县贾村人),学艺后下传于杨魁文,又下传“永”字辈。至清咸丰年间,经过几代西河大鼓艺人的努力,创造出了新唱腔,使曲调更加圆润悦耳。其后“永”字辈弟子赵永魁、王永顺、吴永荣等收徒传艺,使青门鼓书艺人在大城兴旺起来,并到京、津、沧、保等地演出。清末民初,西河大鼓进入兴盛时期,大城县涌现出一批颇负盛名的演员,如李德全(九高庄人)创立了西河大鼓“小北口派”,后称李派。李派代表人物李德全,以其独特的表演而成名,李真嗓大口、咬字准、吐字狠、板槽磁实,行腔转折明显,起伏较大,擅长表达悲愤凄凉之情,且重意轻形,讲究口、眼、手传情达意,显出稳健潇洒。县东部西河艺人高氏,摆地摊时膝绑“犁铧片”,怀抱三弦,双腿夹鼓,唱、弹、击、抖同时并举。一人三件,天衣无缝,精妙奇绝,人送绰号“高三件”。

西河大鼓根植于传统文化,由传统物质文明和传统生活方式所决定,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随着知识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意识和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年轻人在现代文明的环境下,不愿意将时间耗费在自己不感兴趣且无任何收益的大鼓上,使传承严重受阻。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