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土布纺织
2014年,威县土布纺织技艺被收录到第四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威县土布纺织工艺形成于元末明初,距 今己有700年的历史,主要是世代相传,其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无确切文字记录,由于土布纺织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 同时受自给自足观念的影响,土布纺织通过家传,农民相互 帮助借鉴,其技术广为普及。土布纺织工艺非常繁杂,分多 道工序。能织出平纹布和斜纹布,按图案分为方格布、汉字 布和花鸟鱼虫布,方格布又分 斗式方格布、竹节式方格和水 纹方格布,条纹布可根据经线 的颜色分为多种不同条纹布, 汉字布可分为王字布、土字布、工字布、双喜字布、花鸟鱼虫布是把代表喜庆、吉祥、富贵的石榴花、荷花、蝴蝶、鹿等织成图案。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威县土布纺织工艺是劳动人民长年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它保留发展了中国传统和纺织枝术,承载了自元末明初以来 各个时期的科技、艺术、民俗、信仰等传统文化信息,具 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研究中国纺织技术的发展脉络有 着重要作用。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是 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城,是唐代邢瓷窑场遗 址的最早发现地,邢窑遗址巳 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邢窑烧制技艺已被列为国家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城对邢 窑的研究走在全国前列。
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 玲珑剔透万般好 ,静中见动青山来,泥澄铁镞丹砂染,此碗陶成色肖之。
2009年9月,在临城举办了全国首届邢窑研讨会,注册成 立了“邢窑博物馆”。临城县文保所和邢窑陶瓷烧制技艺传 承人张志忠,近年来出版多部 邢窑研究专著。
王其和太极拳
2014年,王其和太极拳被收录到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其和太极拳起 源于清末民初时期。该拳是王 其和先生在多年习练武式、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将两家融 合所创编的一套新型拳式。该拳自创始以来,以其特有的魅 力,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渐渐 享誉武林。现在该套拳路己作为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流派载入《永年太极拳志》。
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不为浮名累,但为太极玄。
拳理拳法上的主要价值 有:“修炼四字要旨(德、真、 悟、恒)”、“十字要诀(正、静、顺、轻、松、柔、圆、 活、灵、空)”、“浑圆劲的境界修炼”、“散手战略战 法”、“内修门径"、'‘松 柔、知觉、内劲三大功夫” 等。这些成果不仅是本门派的 练功指南,也为丰富大太极理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华夏文明五千年,现代之人莫等闲,孔孟讲仁义,老庄乐逍遥,中华文采,经典永藏,保护非遗、文化方可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