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所思 | 传承人臧术权

  • 2020-04-26 18:00:39
  • 不言堂

臧术权,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田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玉田剪纸一般以大红纸和粉红纸等为材料,用剪子直接剪纸而成。

现在,我国发现最早的剪纸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的五幅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这些剪纸,都是用折叠的方法剪出来的。如对猴剪纸折成16层,对马剪纸折成12层。这些传统剪纸制作以放射与重复之美构成团花。可见,早在一千五百年,剪纸艺术就已达到很高水平。

活态的方寸艺术,演绎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剪纸是一门童子功,其剪纸的能力取决于从小素有的环境熏陶。臧术权出生在玉田县蓟运河畔。年幼时,常常跟随奶奶身边,看着奶奶剪窗花。耳濡目染,奶奶朴素的审美对他日后剪纸技艺的成熟起到了很大作用。后来他和乡里老妈徐桂荣学习剪纸艺术,通过老人的口传心授,颇得传统剪纸的神髓。

自1976年4月参加唐山地区美术创作班创作了剪纸作《女饲养员》以来,臧术权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玉田剪纸艺术。其作品风格地域性很强,在本地区很有代表性和影响力。剪纸作为中国民间乡土文化的代表,有着造型、制作工艺和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

玉田剪纸其造型具有粗犷而不失雅趣,夸张而不失形美,纯朴而不失灵巧等特点。如剪纸人物的正、侧面,尤其是侧脸的眼睛,大约占头部的二分之一,鼻子和嘴在脸蛋儿轮廓线上精巧地翘起。剪纸人物身上的局部花纹一般用对称折叠或多角折叠的方法,随意剪出各种花纹,有“锯齿纹”、“月牙纹”、“梅花纹”等精美雅致的阴阳纹理来反映出不同的人物身份。

一切物从出于三而至美、一切纹从出于点而至佳。用谐音、寓意、象征等表现手法构成特有的剪纸语言,用丰富的想象力附加一定的吉祥寓意。正是这种特殊的造型和传统的文化情结,使剪纸艺术在历史长河中渗透着精神解放和人性的自由之梦。主要代表作有“全家福”、“姐妹情长”、“夜话”、“生生不息”、“ 祖孙踏青”“童谣”等。

剪纸融民族性、时代性、创造性、趣味性于一体,在民众心目中记忆深刻。所以入门比较容易,不受年龄限制。把剪纸引入社区,对激发一些老人剪纸的兴趣,开发他们的追忆潜能,让他们自觉地用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美化家庭和社区环境,享受生命的快乐与美好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疫情期间,臧术权创作了一系列剪纸作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来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一系列剪纸,生动的展现了疫情期间的从一线医务工作者到基层防疫人员的人物百态。用剪纸为我们讲述一个个故事。

  • 编辑:万玉航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