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传统手工艺品盘点,哪个是你家乡的骄傲

  • 2020-03-25 17:44:36
  • 河北传统文化

民间手工艺品是指民间的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河北手工艺制作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传世佳作蜚声海内外,几千年来,河北传统手工艺产品代表了河北人民的一大特色产业。

辛集皮贴画

辛集皮贴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辛集当时称为束鹿县,那时候束鹿皮革业空前发展,皮店、皮作坊、白皮、毛皮、车马輓具、最出名的是束鹿羊皮袄,谷子皮(马靴上专用的靴脸专用皮革),后来发展了皮革着色、染色制革工艺。

大名草编

草编工艺,据说已有1500年的历史,清朝雍正年期间(约1730年左右),从山东掖县传入大名县境内,起始,源于西付集乡朱家村,后传至大名县卫河以东地区,掐辫手工艺遂至千家万户。草编手工艺是中国汉族民间艺术的重要一项内容,它反映和体现了我国古代简朴,审美意识和观念,有一定的价值。

丰宁满族剪纸

丰宁满族剪纸始于清代康熙年间,至乾隆年间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与民族特色的风格。它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批毛纤长,剪工精细。在我国众多民间剪纸之中,丰宁满族剪纸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占有一席之地。 1993年,河北丰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6年,丰宁满族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吹糖人

河北省肃宁县西泊庄村被称为“糖人村”,该村吹糖人的历史已有100多年,老艺人让这门手艺“吹”出了国门,曾先后到美国、日本、德国等十几个国家表演。为了将这门传统民间技艺更好地保护传承下来,村里成立了50余人的糖人艺术团,并建起糖人艺术馆,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玉米秸秆画

每年秋收过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依托当地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经过清洗、漂白、消毒、劈剥、熏蒸、粘贴等多道工序后,采用裁剪、雕刻、熏烫等多种技法,制作成精美的玉米秸秆画,外销北京、天津等地并远销日本。目前,“秸秆画”已经成为丰宁满族自治县一项特色工艺品产业。

宁晋工笔画

宁晋县文化底蕴深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书画人才辈出。明代时,状元曹鼐,擅画山水、竹石;清代时,与郑板桥齐名的书画大家董文灿以画兰闻名,时有“南竹北兰”之誉;近代时,“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田登五系齐白石入室弟子,荣宝斋曾为其出版《田登五画集》。

衡水内画鼻烟壶

衡水内画是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是汉族独有的民间工艺。主要分布在河北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其工艺精妙异常,“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如同鬼斧神工,被外界认为不可思议。“冀派”内画发源于衡水,由于衡水内画艺术独树一帜,被文化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

武强年画

在武强还有一种木版年画,它是以杜木或梨木刻板,以黑、红、紫、绿、黄、粉等颜色套印。通过绘稿、刻版、印三道工序来完成。其构图紧凑饱满,刻版线条粗放、稳健、清晰,既运用黑白效果,又不失古雅质朴的风格,武强木版年画主要工序用手工操作,具有传统的民间工艺特色。

大厂景泰蓝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北京手工艺品之一,它采用金银铜及多种天然矿物质为原材料,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古朴典雅,精美华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被称为国宝“京”粹,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注: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申报的“景泰蓝制作技艺”,2014年入选。)明清时期的景泰蓝制品,大都是供皇宫御用,直到清朝后期才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

曲阳石雕

河北曲阳,是有名的文化县,这里出过多位宰相、将军和哲学家,文化底蕴极为深厚。但是,曲阳有一样艺术品最为著名,那就是曲阳石雕。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上到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小锤叮当响,庭院出厂房,要说打雕刻,人人有一手。”

  • 编辑:万玉航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