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之【关于和珅墓】

  • 2019-11-10 16:12:55
  • 老蛙说蓟州

严重超标的和珅墓,蓟州经商与民争利。

和珅埋在哪里了,九十九道湾的遗憾

关于和珅墓

说道和珅,与蓟州交集甚多,主要是他曾经在蓟州为自己修墓,留下了很多故事。

建国初期,修建于桥水库,和珅墓便淹没于水底。今年春季,于桥水库要做底泥清污,是今年市政府为老百姓做的20件好事之一,为了这项工程,水位降到了17点,大片的滩涂暴露在空气中,一种叫“水灵颗”的植物以“一分钟也不耽误”的精神迅速的蔓延,绿的让人心颤,昔日的烟波浩渺也让这种植物生生的换了一番景象。

水灵颗

于桥水库修建之初,迁走了很多村庄,暴露于水面的滩涂就是当时的村庄和土地。

古  遗  迹

为了配合工程,先期要做好文物调查,这日天气晴好,我们从崔各寨坐船,沿着古河道向和珅墓行进,这个年代,蓟州的艄公、摆渡行业早已绝迹,摇船大哥如何称呼令我斟酌良久,忽然想起瘦西湖摇橹的妇女被尊称为“橹娘”,就尊摇船的大哥“橹哥”吧。橹哥是崔各寨人,健谈、风趣。

橹哥

古河道两岸都是滩涂,地势较高,有大量砾石、砖瓦堆积的地方就是村落的遗址。在橹哥的指点下,我们先后经过了魏家坟、张丁庄、吴家埝头、溯河、小陵等原始村落,虽然村落早已无存,橹哥还是如数家珍,无论语气还是目光中都流露出对这一方热土依恋和向往。过去的州河两岸,是何等的富庶啊!橹哥年龄不到60,没有经历过州河两岸的生活,他的依恋和向往依然向他父辈一样的真实。

文物工作者

和珅墓就在这个叫“小陵”的地方。“小陵”是一片孤立的滩涂,山环水绕,站在上面北望,是连绵的燕山,通往东陵的“西峰口”清晰可见,正北不到两公里就是于桥水库的岸边,大巨各庄村的紫云水岸香草园,从地理位置看,在这里修建墓地显然是经皇帝“恩准”的,应属于东陵周边大臣陪葬墓范畴。现场地表碎砖烂瓦堆积较多,有窑址,房址和原住民生活过的痕迹。在这里,我们惊喜的发现了绿琉璃瓦残片,显然是等级很高的建筑残留,和珅墓就在这片区域再次证实无疑。虽然条件所限,无法丈量和珅墓的规模及具体分布位置,但是,通过现场调查和史料记载来判断,和珅墓的规格是极高的。

建筑构件

《清史稿》中记载:“蓟州坟茔设享殿,置隧道,居民称何陵。大罪十四。”按照级别,和珅作为大学士,最高等级是以贝子等级修建,肯定是不饰琉璃。这个制度在康熙、雍正时期遵守的非常严格,到了乾隆时期,就有了很大变化。比如:葬于黄花山下石头营的大阿哥允褆墓原来就是以固山贝子等级修建的,没有功德碑,不饰琉璃,一直到十四阿哥恂郡王允禵死后,两座墓距离很近,才享受直郡王配享。

显然,和珅墓是超规格修建的。说到超规格修建,在蓟州还有两座墓比较特殊,就是傅恒和福康安墓,位于马伸桥镇穆马庄村,不仅仅是“设享殿,置隧道”那么简单,还配有石像生,规模远远大于一般亲王,庆幸的是乾隆的寿命够长,这父子死后被追封为郡王,勉强符合规制。以和珅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墓葬规模绝不会亚于傅恒父子,如果死在乾隆之前,追封郡王也不无可能。但是,随着太上皇乾隆的 “驾崩”,和珅从一个位高权重的宠臣转眼变成了让人馋涎欲滴的“肥羊”。修墓严重超标,成了嘉庆打击他的有力证据。

另外,在给和珅罗列的二十条大罪中,还有一条与蓟州有关:“附近通州、蓟州地方,均有当铺钱店,查计资本,又不下十余万,以首辅大人,下与小民争利。大罪十九。”一方面,反映了我蓟州当时经济比较发达。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从古至今都是那么的不合时宜。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

和珅墓既然已经被列为罪状之一,显然这个“和陵”不能再用了,民间传说是被“拆卖”了,应属可信,和珅墓前的石狮被移到了溯河村。修建水库时,溯河村迁移,70年代,石狮被文物保管所收藏,现在独乐寺乾隆行宫门口的汉白玉石狮就是和珅墓的原物。

至于和珅死后葬在哪里,有很多说法,可以肯定的是,与丰绅殷德有关,嘉庆除了抄没了和珅家产外,其他亲属没有受到牵连,和珅的身后事自然由丰绅殷德负责。据说是埋在了一个叫流村的地方。

十年前,有幸结识北京昌平的陈德辉先生,他住在流村镇。据2009年5月17日《北京日报》发表陈德辉先生《和坤墓地今何在》和坤埋在北京昌平区流村镇南流村南山。另外,《流村镇志》也对丰绅殷德葬和珅的事情有详细描述。蛙以为,和珅葬于流村的可能性较大

老 • 蛙 • 忆 • 事

老蛙年轻时,见过和珅墓上游那条蜿蜒而至的河流,当地人称之为九十九道弯,可惜没有拍照。

印象中的九十九道湾

感官上看,这条河与草原上的河流颇有几分相像,就像是好多Ω相连,很美,很有韵味,但是,这种流向在丘陵地带不可能自然冲击而成,显然,它是经过人工挖掘的,是他陵墓的护陵河。

民间传说这条河如果挖出一百道湾,和珅就可以做皇帝,没想到,当挖到九十九道湾的时候,河床出现了流沙,流沙在当地又称为“沙河”,与 “杀和”谐音,一语成谶,还有更巧的,和珅临终时自称“河神”,他的墓被淹在水底也似乎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了。和珅的故事从此完结,这次故地重游,很想再看看这条九十九道弯的小河。可惜清污工程的水位只降到17点,九十九道弯潜在17点以下,没能再次亲见。很想详细的踏查和珅墓的全貌,也没能如愿。

只好期待着于桥水库以后有大工程了。

  • 编辑:罗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