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草市街,到底变成啥样了?有特色有韵味

  • 2019-11-09 23:44:10
  • 北京丰台

浅吟低唱,弦索胡琴,

凤冠霞衣,水袖飞舞,

端的是手眼身法步,

扮的是生旦净末丑......

国粹京剧发轫于北京南城,大放异彩于宣南文化圈,近日刚刚重新开街的西草市街,便身处这片活色生香之地。

西草市街,整治半年   “戏”“剧”亮相,经整治提升后的西草市街北段正式开街。

灰砖青瓦;鲜花翠竹;路面整洁;牌匾醒目......如此美妙而又极富特色的街巷,当真是给两广路与南中轴线一侧增添了一抹亮色。西草市街北邻珠市口大街,南抵天坛路,全长300米。在今年4月,作为东城区“百街千巷”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之一的西草市街,全无如今的光鲜靓丽,而是破旧杂乱,安全隐患满满。

东城区天坛街道在前期充分调研、征求民意基础上,开始对西草市街及周边背街小巷集中开展综合环境整治提升,范围包括以西草市街74号为起点向北的西草市街、西草市东街等7条胡同。

经过反复研究,专业团队确定了“基于老北京街巷建筑规矩风格,修缮、更新破损建筑,对院落门洞‘画龙点睛’这一整体设计思路,让西草市街原有的文化特色充分展现。”而这条小街最大的特色莫过于京剧、戏服,坐拥:全国最大的戏剧服装道具生产企业,北京剧装厂;12家传承了两三代的私营剧装店......大家熟悉而又喜爱的:87版《红楼梦》,张艺谋导演的歌剧《图兰朵》等经典剧目的戏服,均产自这条街。

西草市街与京剧、戏服的渊源之深由此可见。西草市街与国粹共兴衰,这西草市街与京剧戏服的渊源,要从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落户宣南说起。随着京剧班子陆续增多,京剧名伶纷纷在此居住,京剧戏服的需求量激增,清朝末年,这里的“久春”“三顺”“双兴”“德光”并称四大戏衣庄。“盔头刘”“把子许”等也渐成品牌。

1956年,公私合营,17家剧装行业的私营门店、个体作坊合并成北京刺绣剧装厂,后改名北京剧装厂。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一些老戏装艺人及其后人、剧装厂职工等,创办起私营剧装店。高峰时,西草市街两侧、临前门大街线布满了订做剧装的店铺,制作的服装几乎覆盖全国各剧种,还为电视剧、广场舞等设计生产服装。随着后来前门大街、西草市大街拆迁改造,西草市大街西侧临街的店铺全部拆迁,只有大街的北段还保留着一些剧装店铺。因是半拆迁区,近20年来,西草市街建设停滞。随着戏曲行业的不景气以及网络店铺的竞争,剧装一条街的生意越来越冷清。

在历时近5个月的整治后,西草市街告别了破损、老旧,仿佛迎来了新生。据悉,京剧剧装体验馆正在布置中,估计很快就能对外开放,和大家见面。南城核心区域又有了一条供游人体味国粹精髓,体验京剧魅力的街巷,小北乐见其成。

交通:地铁7号线、8号线珠市口站C口

而若真想好好体验一把京剧魅力的话,小北建议您可以步子迈的再大一些,把西草市街的周边都好好转转。

mini森林公园  装扮生旦净末。京韵园一期落成于2016年,位于虎坊桥路口东北角,珠市口西大街上的纪晓岚故居旁,而在历史上,这里本就曾属于纪晓岚故居西跨院。巨型的“京剧发祥地”标石广场直接给予了这处口袋公园定位,标石背面则刻写着京剧名家马铁汉先生所作的《京剧发祥赋》,算是对京剧的发轫期所作的精彩注解。

2018年10月,在结束了一系列拆违工作后,京韵园二期街心花园也正式亮相了,其主打“城市森林”理念,借用园囿曲径的布局,重点栽培银杏、七叶树、国槐、马褂木等林木,和一期连成一片儿,营造出浓郁的“森林系”氛围!而和一期连成一片儿的,当然还有一脉相承的京剧元素:京剧发祥地、各类行当、剧种、名角大师.......层出不穷的国粹文化被包裹在了森林当中。游人于此休闲游览,既可以体验森林情景,又可以感受国粹韵味,可谓别有一番风味。想来,京剧主题公园建于此地也确属贴切,因富连成科班就曾扎根于纪晓岚故居。

而这里隶属大栅栏街道百顺社区;前文提到的乾隆年间的四大徽班进京,就扎根于前门外的大栅栏:春台班驻扎百顺胡同,三庆班寓居韩家潭,四喜班落脚陕西巷,和春班安家石头胡同。前门外八大胡同,梨园行的情与梦。“陕西百顺石头城,韩家潭畔弦歌杂......”老北京们对这段顺口溜肯定不陌生,这说的就是前门外大栅栏附近的八大胡同呐。

如今,大家说起“八大胡同”,就只想着野史、逸闻中那些倾国倾城又传奇热血的烟花女子。其实这里面有两个普遍的认知错误。

一是“八大胡同”并不仅限于这八条,而是泛指前门一带的多数带有妓院楚馆的烟花柳巷;二是“八大胡同”虽因风月场出名,但最初却是京剧戏班子的频繁驻扎才红火起来的,称这里为“国粹”京剧的发祥地,恰如其分!

随着徽班进京,纷纷于此地扎根儿,教戏师傅的寓所堂号也都集中在了“八大胡同”,并且还真出了不少高徒。如梅兰芳出自朱霭云的云和堂,梅巧玲经营景和堂,程长庚寓处四箴堂,谭鑫培堂号英秀堂。所以老北京有句俗语:“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此话精准么?相当精准!

如今,修葺一新的湖广会馆被开辟为北京戏曲博物馆,以翔实珍贵的戏曲文献、文物、图片和音像资料以及精彩的京剧演出,向观众展示了以京剧艺术为主的北京戏曲发展史。这同时也是北京市建成开放的第一百座博物馆。

这一圈逛完了,您定会拜服。

  • 编辑:李慧玲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