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历史悠久,为联合国评定为的千年古县,其文物古迹古建筑众多,坐落于铁厂镇的万安寺就曾是较大的、有名气的古寺庙。
千年古县遵化的相关古建筑景点
1、万安寺的历史记载万安寺遗址,位于今遵化市铁厂镇潘庄村北五里许,吊虎岩山南麓山腰间,那里是一处风光秀丽又神秘的风水宝地。
清光绪年间《遵化通志》记载:“万安寺,在水峪南五里许,地多椒、柿等树,羊枣味甘、无核,亦异也。”民国二十一年《遵化县志料》记载:“万安寺,在水峪寺南五里许,地多椒柿等树,羊枣味甘、无核,亦异产也。”
2、万安寺的建筑构成
据寺院的古石碑记载,万安寺始建于明朝正德(1506-1521)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经走访潘庄村80岁以上的老人得知:万安寺该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近3亩,在3处依次增高的山坡上,分别建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殿、藏经阁等佛教寺院经典建筑,在寺院的东西部建有寮房和客房等四五十间。天王殿塑有四大天王,甚是威严;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是佛教本师释迦牟尼佛,左侧为文殊菩萨,右侧为普贤菩萨,普度众生;圆通殿供奉的是靠修“耳根圆通法门”得道的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寺庙前面有一口神奇的泉水井,井内常年有水。庙上边有个滴水洞,每到冬天,洞口会挂满冰柱,甚是漂亮。院内有两个王八驮石碑,记载寺庙历史。寺庙内有多个和尚,门前有练武场,场内刀、枪、棍、棒样样俱备。
清光绪年间《遵化通志》记载的万安寺
民国二十一年《遵化县志料》记载的万安寺
3、万安寺的遗留宝物
说起刁虎岩的名字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唐朝李世民东征在刁虎岩上骑射,不小心将宝弓掉落岩下,不知所终,村民就将此地叫做掉弓岩,以后演变成了刁虎岩。村民说李世民的宝弓还在刁虎岩的下面。
万安寺原住老道,后住和尚,西侧还有老道坟。据村里老人讲,原在寺庙西侧有很多砖塔,文化大革命拆掉后平为耕地,在地下又发现很多陶罐和部分铜钱,应是老道坟之物。老道之后,来了和尚,可是这个和尚抢男霸女,把抢来的女子和财宝藏于寺庙山洞之中,村中有一精通武术的王姓之人将此和尚赶走,但是一直未发现藏宝之山洞。
4、万安寺神奇的莲花池
在万安寺南面,在一个巨石之上有一个天然形成的莲花池,里面有水并长有三朵莲花,其犹如出水芙蓉,亭亭玉立,又清香袭人,飘逸隽永。村民近观有想摘者就有两个蝎子突然出现保护莲花。寺庙拆毁,观音菩萨的塑像被推倒后,有一天村人发现,莲花被人摘走了,蝎子也不见了踪影,更奇怪的是水也随之消失了。人们都说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把莲花带走了。
5、刁虎岩曾有手榴弹制造厂
八年抗战期间,潘庄是革命根据地。村北的十多个山洞,藏着枪支弹药和战利品,沟里还有手榴弹制造厂,一向很安全。上级领导把我村当成一个“保险柜”。冀东抗日联军司令李运昌,干部周文彬、苏林艳、李兆奎、蒋华、刘诚光等很多同志都来这里开展抗日工作,村里所有人都积极拥护革命工作,有力打击敌人。日本鬼子、国民党都没敢进村一步。那时潘庄又叫“长有村”,老八区评为模范村称号。
6、万安寺消失于文化大革命
1950年实行拆大庙,盖学堂,把庙的大部分都拆掉,村里建了潘庄第一座解放小学,卖掉铜佛,砸碎大钟卖铁。1958年,村里挖了一口十三丈深的大井,把庙上的大石碑作井梁了。1965年,唐山市档案科为躲避文化大革命,在沟里开凿保密山洞,但在施工过程中不是很顺利,放炮不响。特别是有一次,用小毛驴驮一大水柜水,第二天早上柜里一点水都没有了,桶也不漏,地也不湿,当时人们都感觉奇怪。有人出主意说,唱四晚上的皮影戏,以后施工果然就顺利。全部档案都保存完整。1967年,“破四旧,立四新”,重建东学校,正殿被拆掉。
唐山市档案科在刁虎岩开凿的保密山洞
有人说,潘庄是一块风水宝地,万安寺有神灵,让你顺就顺,让你安宁就安宁。
多年来,万安寺每年四月二十八日上香,已经成为当地人的习俗,年年有人到那里用石板搭小庙上香、许愿,求吉祥,求平安,求财旺,求健康,香火很旺盛。
愿潘庄村早日实现美丽乡村,带动潘庄村的经济发展更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