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从过去就流传着“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的老古语儿。但是话说回来了,为嘛天津人这么耐吃海鲜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实这完全得意于天津的地理位置,一面紧邻渤海湾,一面还守着河。在这宽阔的水域中,自然水产品丰富,河海两汇聚让天津人想吃什么海货就吃什么。后来这句话衍变成“借钱吃海鲜,不叫不会过”,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这句话却一直延续至今。所以说,论吃海鲜,天津人可是认真的!
1、天津人“以吃为大”的生活态度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津人爱吃的性格,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养成的。
这要追溯到天津卫的过去,那时候还盛行着老码头式的生活,一部分人选择扛大包赚辛苦钱,而另一部分人则选择从风浪中谋生存。于是不论是在陆上还是在海里,天津人总会用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买上点海货吃,决不能亏待了肚子。而且每天站在港口边上,面对着宽阔的大海,让天津人的心胸都变得宽阔了。
遇到的事再大都不叫事,随遇而安、洒脱自由,有嘛过不去的事,吃一顿海鲜就能解决!
2、天津人“卫嘴子”的文化
讲完了老天津卫的地理构成之后,接下来要说说六百多年的“吃文化”。
虽然天津比不上那些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都,但论吃,天津人已经上升到了文化。老天津人自始至终都坚持“穷不能穷在嘴上,吃就要吃鲜”。而“卫嘴子”这个外号足以见天津人吃的有水平、有层次,又要讲究还要吃得有品位。
天津本来就是融合的城市,“五方杂处”的特殊属性,这也养成了天津人“不能栽面儿”的特点。甭管怎么样,家里来人做客,这个“派儿头”还是得讲,海鲜嘛,也必须得吃!
3、最爱不过皮皮虾
天津人最爱吃的还是皮皮虾,有的人还叫它“虾爬子、海虫子”。总之,外地人看到的卡通表情包“皮皮虾,我们走”,是完全不足以表达皮皮虾本身的可爱和鲜美。吃皮皮虾最讲究的就是“应时到节儿”,到嘛时候就吃嘛东西,这是老天津的规矩,单凭这一点,也决不能“就乎”。虽然现在也不是什么难买的海货儿,但是想吃最肥的皮皮虾,还得是每年的四五月份左右。每年的清明时段和五一那会,都能买到籽儿最硬的母皮皮虾,个个活!会挑皮皮虾的叫行家,不会挑的,买回去tēng(蒸)完就剩空壳儿了。
那到底恁么挑才能挑着好的?
首先得看眼睛,要是皮皮虾俩小眼珠子泛着绿色的光,那就是鲜灵儿的。然后看看它的壳儿,外壳呈青色还倍儿亮的,新鲜无疑。就手再看看皮皮虾的状态,要是打弯儿的,肯定活。毕竟快要不行的都没力气蜷身了。最后一步,教你怎么挑母儿的,用手捏捏它的尾巴,要是又厚又饱满,那你放心,肯定满籽。买回家之后,会吃的人都选择清蒸皮皮虾,再和点三合油,哇塞~这海鲜味儿简直太好吃了吧~
4、螃蟹(kai)可是硬嗑货
还记得有一段相声,里面的一个段子说“哪怕剩了碟,都要买上二两螃蟹才算不浪费”。
天津人爱吃螃蟹(kai)也是认真的!尤其是刚捞上来的海螃蟹,扔上几片姜片直接上锅蒸,吃的就是这原汁原味。后来会吃的天津人,还把蟹黄子和蟹肉剔出来,包饺子包锅贴,但凡是带馅儿的都放进去,顶不济还得用来打三鲜卤子了。
但是现在网上流传的太多了,说吃螃蟹要用“蟹八件”?
耿直的天津人表示繁琐又浪费:@除了夏天爱情和樱花:太麻烦了,我一般都直接用手吃。@DS大肉丸子:用家伙儿太浪费肉了好吗?那些剪下去的都是好肉!@不再年轻的油腻大叔:除了壳和塞子不吃,剩下的kēi出来全能吃。@无绪Lyon:拿手剥才有感觉,吃着倍儿香,能嗦了的一丁点也不允许浪费。
挑螃蟹跟挑皮皮虾的手法类似,但是又不同,得先看肚脐眼!像那些肚脐鼓出来的肯定是蟹膏倍儿满的,或者蟹籽倍儿硬的。
第二步就得捏捏蟹腿儿了,又硬又厚不中空,即是好蟹。
第三部看看螃蟹壳儿,表面呈褐紫色、纹理清晰有光泽,还是溜圆溜圆的肯定就新鲜。
要是这几点都没看出来,就把螃蟹翻个个儿,要是能立马翻身说明身体好,买回去肯定不会出现“嗑(ke)了”。不过小编要提醒各位,不论是河螃蟹还是海螃蟹,都得买活的,千万不能吃死的哦!
5、辣炒海蛏子不能少
天津人虽然爱吃海货,但总是眼馋肚子少小,尽管如此,每次也非要吃到撑不可!没错,海蛏子是一年四季都会有,但最香最肥的还得属五月到八月份的。炎热的夏天,一盘辣炒海蛏,再配上几瓶啤酒,简直飘飘欲仙。价格虽没有皮皮虾和大螃蟹贵,但营养丰富,性价比高,绝逼是天津人的心头好。同样,选蛏子的时候,一定要选养在海水里,双壳微微张开,一碰就闭合的那种。因为越是比较敏感的蛏子,肌肉弹性越好,蛏子吃起来也更有弹性。买回家的时候找老板要一点海水,将它们泡在其中,滴上几滴麻油,等上两三个小时就能渗出来很多脏东西,最后再用淡淡的盐水搓洗。撒上少许的辣椒炝锅,大火翻炒,好吃的蛏子就横空出世啦。
6、只要是海鲜,就没有天津人不爱的
除了皮皮虾、大螃蟹和海蛏子,只要是海鲜就没有天津人不爱的。
每年只要是赶上开海时节,贪吃的天津人一定会起个大早,天还没亮就去渔港边守着,为了吃上第一口鲜。天津附近比较大的渔港有这么几个:北塘渔港、天津中心渔港、大神堂渔港、东沽渔港。尽管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去借钱吃海货了,但是流传下来的习俗永远不会改变。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天津的海鲜,内蒙的羔羊,重庆的火锅、青海的耗牛...
甭和天津人玩身条儿,在海货儿面前,体重多么不值得一提。
还是那句话:天津的海鲜,地道的津城味道,这一切都是属于天津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