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晚,民园广场隆重举行了五大道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开幕式,以120余个市集摊位和多种秀场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夏季狂欢。
而在同一时刻,津城北部也进行着另一场狂欢——运河新天地夜市用谦祥益相声演员串联主持和钢琴演奏大赛、歌舞等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以及农业银行1分换购10元代金券活动给大家带来了盛大的开街仪式。
这两场狂欢成功拉开了天津夜经济发展序幕。
2019年6月23日晚,南开区时代奥城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成功开街;
7月6日位于天津市爱琴海购物公园地下一层的爱琴海天津“老门口儿”夜市项目历时4个月的改造,正式开街运营;
7月19日河北区意式风情街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开幕周启动;
8月3日,人民公园周边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正式开街。
至此,6个市级夜间经济街区已经全部圆满建成,此外还有河西区中冶和悦汇夜市、宁河区运河美食街、西青区社会山国民夜市等7大区级夜间经济街区落成,共计13个街区,累计经营面积达60万平方米,吸引商户2400余家,夜市还带动了周边商场、餐饮等行业企业延长经营时间,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这意味着我市提前完成了我市《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意见》中所提出的“2019年底前打造形成6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的目标,充分展现了发展夜间经济的正确部署和我市强大的执行力。
虽然,推进夜间经济街区的速度如此之快,力度如此之大,但是我市并没有降低和忽视各个街区的特色塑造以及质量把控。
不断完善夜间营商消费环境,形成“一街一特色”的夜经济格局,始终是发展夜经济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比如,位于爱琴海购物公园地下一层的今年首个室内超大规模夜市——爱琴海“老门口儿”夜市。
此夜市经过4个月改造,总投资近1800万元,街区总长度300米,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成为本市夜间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据介绍,河东区老门口夜市街区业态丰富,各类商户共160家,其中餐饮占比50%,包含炸串、烧烤、炸鸡、啤酒及多种各地特色小吃,服装百货等占比50%,囊括了生活服务、手工文玩、服装鞋帽及互动娱乐等多种业态。
风格方面,延续传统夜市“场景体验”概念,主打怀旧风格,实景还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津老胡同场景,将“记忆中的天津”完整搬进室内。
引进具备天津传统特色的画糖画、捏面人、龙嘴大铜壶、熟梨糕等餐饮品牌,以及相声茶馆、套圈、折纸、扎气球及画娃娃等传统夜市娱乐项目。
同时,针对商业综合体负一层租金低、招商难等问题,通过打造特色情景式夜市,有效吸引客流,盘活负一层商业,形成本市传统商场、新型商业综合体转型升级、发展夜间经济的可推广经验。
据统计,该夜市开街2日内,共计接纳客流量32.5万人次,车流量1.2万车次,全网曝光高达1568万次。
作为天津市政府夜市经济标杆项目、河东区首家示范单位与室内夜生活体验街区,带动作用明显,负一层的果蔬好超市配合夜市延长经营时间,商场内各大餐饮、服装商户营业额也有一定增长。
不过,由于现在只是夜经济街区建立的初级阶段,在各街区的运营中还存在诸多不可忽视的挑战,如业态还不够丰富,盈利模式趋于单一,群众消费结构待进一步引导改善以及治理尚存不完善的地方。
但这些问题都在预料之中,并且在2018年我市出台的《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意见》文件中有详细指导。
要想尽快完美解决这些问题,将每一个政策落实到位,需要全市上下一心,不急不躁,不抱怨不埋怨,不做嘴上功夫,沉下心、铆足劲逐一解决,而非一蹴而就。
在完善治理方面,《意见》中的第三部分对“配套设施”做出了“规范街区容貌、街边摆卖管制强度、优化停车管理、优化夜间公共交通运营、完善餐饮商户的配套设施保护环境、提升安全保障服务功能”六大方面的指示。
同时,采取严密强力的组织保障制度以达到落实效果。
在这样的精心规划和指导下,我市各大夜经济街区一直在稳健完善和发展。
“老门口儿”夜市开街以来,相关部门结合职责每晚安排工作人员,督导主办方及时解决水电气供给、垃圾处理、油烟和噪声污染防治等方面的问题,让消费者在整洁文明、安全有序的环境中享受夜市的繁荣。
在安全方面,天津市治安管理部门相关人士表示,他们积极与各区政府对接,在夜市周边增加备勤处突的警力,提高民警巡逻的频率,为市民营造平安稳定的夜间经济环境。
同时,夜间经济日渐繁荣,示范街区周边道路车流量明显增加。
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顺畅,公安交管部门除增派警力对周边交通节点加强疏导管控外,还将不断根据夜市发展研究出台增加停车泊位、限时停车路段等新措施,既规范静态交通秩序,又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需求,让群众逛夜市安全、放心。
同时,我市在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也丝毫没有放松。
8月5日,市商务局印发了《关于打造我市夜间经济街区可持续高品质发展2.0版的实施方案》,将依托已运营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探索四季常态运营服务模式,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定位,优化丰富业态,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
夜间经济2.0升级版将以“潮生活、流行风”为导向,重点推动6个市级示范街区提升品质。
五大道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结合小洋楼特色,打造中西合璧,古今交融,传统与现代、文旅与餐饮相融合,彰显都市时尚魅力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其中,将加大民园广场地下一层招商力度,建设欧洲精品市集,形成地上与地下商业互补格局,引进开心麻花剧场,丰富文艺演出。
意式风情街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突出酒吧和特色餐饮主力业态,连接海河观光带,大力发展旅游和夜市相结合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组织串联沿河意式风情街、摩天轮、大悲禅院、海河游船等景点,形成商旅文互动格局。
时代奥城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突出“体育文化+青春活力”,结合周边体育中心优势,融合奥林匹克特色与现代时尚元素,打造体育、文化、教育、餐饮、娱乐、休闲等业态为一体的,适合年轻人消费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运河新天地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注重“运河文化+非遗传承”,突出风味名吃,不断提升品质,完善业态,打造津味儿美食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爱琴海老门口儿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突出“老天津卫”特色,打造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吃与天津老城里胡同文化相结合的“天津味道”特色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发挥爱琴海地下一层优势,建设春夏秋冬四季不落幕的夜市。
人民公园周边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突出打造酒吧文化、文艺演出、特色餐饮、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集中打造万科广场人民公园店等室内夜市,高端餐饮与特色小吃相结合,形成“吃货一条街”。
为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我市还将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经验,各区政府探索建立由分管区长担任“夜间区长”、夜市街区负责人担任“夜市运营官”的协调机制,及时对接解决各类问题。
在开展冬季运营方面,将推动重点街区创造条件,扩大室内经营面积,增加供暖和遮风避雪设施,引进适合冬季的火锅、热饮、运动等业态,同时鼓励夜市建立滑冰场、滑雪场、室内冰雪主题乐园等冬季运动场所,举办冰灯会、花灯展、冰雪嘉年华等活动。
8月6日,CCTV2频道栏目《消费主张》新一期节目《2019中国夜市全攻略:中西合璧津味道》中在总结天津这座城市和夜市时是这样说的:“天津这座城市从不缺乏历史和文化,也不缺乏活力和新鲜,在短暂的天津夜市探索之旅中,不仅能够品尝诱人的美食,欣赏各种表演,更重要的是可以体验到天津人时尚包容风趣的生活态度。
如果你喜欢热闹的市井烟火,想要感受老天津的韵味,新开的爱琴海老门口儿夜市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想感受异国风情、小资情调,五大道夜市是首选……
“夜经济”是今年的一大热词。
但,我们相信它绝不是一个只热一个夏天的网红词,而会成为我市未来的主流词汇,成为日常化的词语而被大家所熟知,而不再是一种陌生的专业名词。
夜市会成为天津人的重要生活空间,城市变得“越夜越美丽”,人们的生活“越夜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