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北·山地高原篇:燕赵脊梁

  • 2019-06-29 09:41:37
  • 河北新闻网

河北是山地大省,山地面积超过平原。

河北的山地分为横纵两支:太行纵贯于西,燕山横亘于北,两山相连,撑起了全省地形的“骨架”。

而只占全省面积8.5%的高原,则创造了迥异于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坝上风情。

太行山、燕山相连形成的弧形山脉,孕育了远古生命,栖居了多样化的生物群落,还为京津冀三地提供了独特的生态屏障。

与此同时,农牧交错的过渡性地理特征,也使河北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正因如此,长城把最精华的一段建在了河北。

雾灵山秋色。 谢敏金供图

●山地大省

>>三山交会,撑起河北高度

2018年7月26日,小五台山。

“东台2882”——历经数小时攀登,山脊绵延到了一个不再升高的地方,一块石碑出现了。石碑上原有的字迹已模糊不清,今人用红漆在上面书写的这几个字格外显眼。

海拔2882米。这,就是河北的最高峰了!

这一天,我们有幸随同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巡山队伍登临这里。

极目四望,山峰连绵不断。近处的山,森林已止步于海拔2000米左右,亚高山草甸为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体铺了一层毛茸茸的地毯;而远山,则像水墨画般层层叠叠、愈远愈淡……

这里也是整个京津冀区域的制高点。

站在山顶,背北面南,以大约120度角平伸出双臂,怀抱中仿佛恰好揽起华北最富饶肥沃的那片土地——只不过,真正将这片土地揽入怀抱的,却是太行山、燕山两大山脉。

在古老的地质年代,剧烈的地球板块运动中,今天河北版图上,古老的大地“耸了耸肩”,燕山开始横亘东西;“挺了挺背”,太行山开始纵贯南北。两山“怀抱”处,形成了被称为“北京湾”“河北湾”的广阔平原。

但是,河北最高峰为什么会出现在张家口南部?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原院长王卫教授介绍,小五台山及其周边的山地,实际上是太行山与阴山—燕山交会之处,一般将这里称为山结地带。

正因为这个“结”,这里高峰林立。

虽然河北没有地理学分类意义上的高山(海拔3500米以上),但仅仅这一带,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就有17座之多,河北十大高峰中前六座都在这里。

“山结地带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海拔高!”王卫打开一幅河北地图。在历史上,以燕山及其西延的山结地带为界,这片土地曾分属察哈尔、热河和河北三省。后来,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才有了今天河北的版图。

在很多野外徒步爱好者心中,小五台山是京津冀区域内的一处圣地。

2019年5月5日,蔚县。

巡山归来,省森林公安局小五台山分局负责人高文江终于能喘上一口气了:五一放假四天,辖区未发生一起火情,也没让一个驴友闯入。

过去的四天四夜,高文江带领民警在辖区七八个山口连续守护的,正是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最高峰所在地。

“和山西五台山一样,小五台也有五个台面,以往驴友常走的路线有北台东台连穿、五台连穿等。”在北京经营一家登山俱乐部的刘东曾是这里的常客,他说,这里拥有北京周边最艰难的登山路线,是登山专业练习首选的起步区。

山高路险,一次攀登往往需要两到三日,夜晚驴友们就带着帐篷在山上宿营。然而山顶可宿营的平地实在是少,一些驴友挥锹挖开了亚高山草甸……

“那些草甸非常脆弱,历经千百年才能形成的这些植被,一经破坏,可能再也无法恢复原样了。”高文江说,“海拔2100米以上,适合莎草科植物生长的时间非常短暂,每年大概只有四个月。”

为更好地保护辖区内生物多样性,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避免对重点保护物种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使保护区内生物得到更好的休养生息,小五台山从2017年1月起,开始全面封山。

河北省地质博物馆内的沙盘,展示了河北省的山地高原地貌。 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史晟全摄

>>太行绵延,横向更显壮美

2019年5月2日,灵寿县漫山花溪谷景区。

早上8:30,景区大门刚一打开,游客便蜂拥而入。

因为一条路的开通,让太行深处的这条山谷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普遍缩短1小时以上。

来自北京、天津的游客多了,石家庄的游客更是数不胜数……当天,景区接待人数达到了一万五千人。

“打破了我们投运5年来的纪录!”景区负责人苏瑞平介绍,虽然还不到暑期旅游旺季,但日常游客数量还是显著增长了30%左右。

带来这一改变的,正是那条备受关注的太行山高速。

它北起北京门头沟,南接河南林州,第一次将被河谷切断的太行山从北到南紧紧串联在一起。在河北境内,它穿越张家口、保定等五市,连接起了53个4A级及以上景区。

驱车沿着这条全长651公里的高速行驶,一路上,风光无限。甚至不用进景区,就可以领略沿途的山峡溪谷,可以遥望山顶的风化奇石,可以感受气候分界线的云蒸雾霭,还可以沉醉于中南太行的红色砂岩……

八百里太行,在整个中国版图中,始终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它以小五台山为主峰,自东北而西南贯穿于中国大地的腹心,上接燕山,下衔秦岭,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也是中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天然一跃。也正因为如此,它成为中国地形二、三阶梯的分界之地。

对于华北平原而言,太行山不仅是一道屏障,它还是这片沃土的物质来源。发源或流经其中的河流,横切山脉,裹挟着泥沙冲出山口,冲积而成了河北大平原中最早形成的部分——太行山山前平原。因此,太行山或可称为这片平原的“母地”。

“由山脊线到华北平原,太行山自身也呈现为台阶状:中山、低山、丘陵、台地依次分布,落差明显,井然有序。”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李庆辰的视角独特,他说,和从山西方向上看到的那些500米高的丘陵不同,太行山把多彩的一面留给了河北。

一路走来,太行山最独特的景观,要数分布在中南段的嶂石岩地貌。尤其是赞皇县嶂石岩景区,六七百米高的一道长墙,南北向伸展约20公里,就像太行山的缩影。

“八百里太行山,不以山峰的高耸取胜,而是以崖壁横向展开、绵延不断的气势撼人心旌。因此,欣赏太行山,视角不是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而是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李庆辰说,正是嶂石岩地貌这一深藏于太行山中的地质宝库,从景观美学上给人们提供了欣赏太行山壮美的新视角。

但长墙,也曾意味着阻隔。

出行难,是太行山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这份艰难,从写下《愚公移山》的列子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起,就一直被用文字记载到今天。

太行山里的人们,似乎骨子里都根植着一种开山破壁的天性,并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留下了足以印证的奇迹。

2018年5月25日,涉县后池村。

村民刘虎全瘫痪在床已近两年,话也不能说,但听到老伴跟记者聊起村外那条路,激动得大哭起来。

村外那条6米宽、4公里长的通山道路,是在没有外力支援的情况下,村民自发于2015年12月始建的,而带头者之一正是刘虎全。修路中,因为劳累,刘虎全突发脑溢血病倒了。

村里耕地2/3在山上,过去因为山路狭窄坑洼,很多土地都撂了荒。而今,新路开阔平坦,让那些已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梯田重新焕发生机,变身为一座座花卉园、采摘园。

崇山峻岭间蜿蜒起伏的金山岭长城。 师友瑞摄

>>燕山广袤,深藏岁月沧桑

2019年4月21日上午,滦平。

第七届金山岭长城马拉松鸣枪开跑,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选手争相跑上山间公路,开始登临金山岭长城。

“万里长城,金山独秀”。在滦平与北京密云交界处,抗倭名将戚继光等人沿着燕山山脊,于400多年前打造了堪称整个长城修建史上最精华的一段。

这段长城依山凭险,起伏跌宕于峰岭之间,形势极为雄奇,全长仅10.5公里,却密集地设置了2座烽火台、67座各式敌楼。

长城,本是古代中原王朝用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侵袭的一道军事防御工程。在明代,河北长城更是承担着保卫京城的任务。因此,万里长城中建筑规格最高、样式最丰富的那段,就建在了燕山山脊那条坚硬的石英岩脉之上。

横亘河北北部的燕山本身,扮演着和长城一样的角色。南北两侧的中原王朝和游牧势力不断在这里碰撞和交流。

然而,在中原视角的传统文化语境中,燕山远没有太行山那样为人们所熟悉。甚至直至今天,关于燕山的范围也存在多种界定。

“狭义的燕山,在北纬41°的滦平—承德—平泉一线以南,而广义上的燕山山脉,还包括了此线以北、连接着坝上高原的冀北山地。”李庆辰介绍说,“广义的燕山,实际上还包含着大马群山、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等。”

和太行山不同,燕山展现出了极其复杂的一面:山连着山、山套着山,即便有盆地、谷地,也多很狭窄。

“燕山的最主要特征,实际上是有山无脉。”李庆辰解释道,燕山的地质构造线是东西向的,但山体却呈现为一座座独立的山峰,而没有一列山呈现出连贯的东西走向。

在这背后,凸显的正是古老燕山所经历的沧桑岁月。

距今约2.1亿年至6500万年间,我们脚下的地壳因为受到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我国地质学先驱翁文灏将其命名为燕山运动。而作为其典型代表,燕山充满褶皱的肌体,就发育于彼时。

然而,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燕山,已远非当年面貌。地质运动伟力面前,燕山坚硬的山体就像孩子手中的橡皮泥一样——亿万年间的地壳变迁,降水和河流的强烈切割,已经使燕山的古老容颜面目全非、支离破碎。

燕山的这种复杂性,使得承德地区的通达性,显著异于同处河北北部的张家口。进入现代社会之前,从燕山的任何一个山口进入,走上几天,前面依然是山。

由此,平原人士进入燕山后常会被路所困扰。

春秋时,齐桓公春天进山北伐山戎,冬季返回时却迷了路,最后只好放出一匹老马来寻找归途——“老马识途”的故事背后,折射的正是燕山“有山无脉”、地形复杂的特征。

但就是这片山地,而今却在地图上被标成了颇为显眼的绿色。

生态良好,是燕山的另一项主要特征。

2019年6月3日,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

入夜,那台有效口径4米的光谱巡天望远镜又开始工作了。它像一位宇宙巡警,时刻捕捉着太空中各种天体的一举一动。

观测站主任姜晓军研究员介绍,这台以郭守敬命名的望远镜,可以同时观测4000颗天体,正式投入使用的前6年,已经捕获近千万条高质量恒星光谱,是此前全球所有已知光谱巡天项目获得光谱数据总和的2倍。

“观测站站址,首先需要位于晴天数较多的干燥地区,大气稳定且透明度好,满足天文观测条件。在获得必要后勤保障的前提下还要尽量远离城市,以避开城市的灯光污染。”姜晓军说。

观测站所在地兴隆,清朝时曾被设为清东陵生态屏障的“后龙风水禁地”,禁止人员进入。300多年的蓄养,加上今人的努力,使得兴隆县森林覆盖率已达71.2%,还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生态良好,使得这里每年平均有240到260个夜晚适合光谱观测,其中还有100到120个夜晚适合测光观测。

由此,这里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个以科学方式选定和建立的天体物理观测台站——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我国著名天文学家程茂兰先生的带领下,选址组几经对比,历时八年踏勘,终于为观测站选定了现址。

其实,何止兴隆,燕山腹地,从塞罕坝到雾灵山,从东猴顶到辽河源,无处不生机盎然,郁郁葱葱。

2019年5月14日,丰宁满族自治县永利村北。

灰窑子沟的尽头,一座水库库盆已蔚然成形。120米高的大坝,使这处天然库盆全面封闭。在海拔1500多米的这里,未来将形成约3平方公里的水面。

这就是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的上水库。

“上水库就像一块巨大的蓄电池。”国网新源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雨峰介绍,和常规水电站不同,这里需要建设海拔落差达425米的两座水库。其中,把水从下水库抽入上水库时需要消耗电能,而上水库放水时则会产生电能。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会对电网造成冲击,而我省北部的风光电装机已近2000万千瓦。这座电站的独到之处在于,要和新能源发电形成联动,根据电网需求,实时储能,确保电网平稳运行。

这是一个谋划了17年、工期约需10年的大项目。滦河左岸,建设者们已经建起了上下两座水库,中间的山体里,一座大型地下发电厂房也在快速推进之中。

“我们的项目,动态投资约200亿元、装机规模为360万千瓦,项目将在2022年至2024年陆续投产运行。”马雨峰说,届时,燕山深处将诞生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的年发电量,完全可替代一座大型火电厂。同时,每年还可以节约原煤消耗4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4万吨。

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的秋景。 纪正权摄

  • 编辑:张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