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地域民俗特色,7000年上宅文化 ,5000年轩辕文化,3000年青铜文化 ,2200年建置文化1000年道教文化,600年长城文化这就是——平谷。
平谷上宅文化陈列馆是我国第一所以考古学文化命名的专题陈列馆,也是北京地区第一所新石器文化陈列馆,馆内收藏了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繁衍生息的众多文物古迹,填补了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呈现出上宅与周口店文明延续、交相辉映的历史画面。
轩辕台又称轩辕陵,坐落于平谷东北的鱼子山上,北依群峰,南对盘山,西邻西汉平谷故城。轩辕黄帝庙据称是黄帝后人留居于此而建,自西汉以后历代皆有复建。重建后的轩辕黄帝庙为仿汉风格建筑,气势博大,古朴庄严,正殿供奉轩辕、伏曦、神农三皇。庙前有一巨石碑座,碑文为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轩辕台》五言诗:“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平谷境内长城,专家认为创修于北齐,延用至隋唐,至明代大规模重修、加固和完善,总长48.52公里,墙体多为石质结构,临近关隘处为砖石结构,一般高3-5米、厚1-4米不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谷石长城保存较好的地段共六处:彰作关段、将军关段、黄松峪关西段、北寨关两侧、龙潭沟至北大顶段、玻璃台至北水峪关段,共28公里。海拔1062米的四座楼山顶3座敌楼也保存较为完整,并进行了保护性修葺。、
平谷博物馆坐落于平谷迎宾环岛以西,是集收藏、保管、展示、学术报告、科普宣传、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馆内全面展示了平谷悠久的历史文化、光荣的革命传统、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自然地理以及各类艺术作品,设有“平谷历史文化陈列”、“平谷民俗文化陈列”、“世纪阅报”、“平谷规划”4个基本陈列及2个临时展厅。
平谷世纪阅报馆是国内具有独特地位的专业报刊展馆,于2004年4月18日开馆。馆藏清代康熙以来300多年的主流报刊及珍闻拾萃,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交通、宗教、艺术等多个领域,再现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展示了中国新闻报业发展历程。馆藏报刊按类别分为清代报刊、民国报刊、抗战报刊、新中国报业四个部分。2006年10月,被中国新闻史学会命名为中国新闻史学会教学研究基地。
平谷书画艺术传承历代之文脉,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末,近二十年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平谷先后涌现出一批在北京乃至全国出类拔萃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家,如在篆书领域有翘楚之誉的国家级书法家王友谊、国内著名的实力派山水画家陈克永等等。平谷厚重的文化艺术底蕴和出类拔萃的书法大家,让楹联文化在此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和发扬。北京骏隆文化艺术中心、北京桃花川书画院、中国山水画研究院等艺术机构,近年来在平谷书画艺术传承、弘扬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成为平谷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
了解平谷历史,感受传统文化,来一场文化休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