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桂芳)第五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新闻发布会,前天在津举行。现场宣布,该展将于6月5日至9日在天津美术馆举办。届时,京津冀三地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非遗活动将集中亮相。

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此次联展,主题为“寻匠务本”,旨在充分整合三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合作的平台,展现三地非遗之美、文化之美和传承发展的实践,让非遗保护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联展活动设置了“非遗项目互释单元”“非遗生活馆”“传习体验区”“学研成果邀请展”“研培成果展”“茶歇休息区”展览展示区及主题讲座七大板块。联展形式以图片、实物和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示为主、观众参与体验为辅,立体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风采。展览首次引入非遗文创概念,“非遗生活馆”甄选三地非遗代表性项目,打造“生活空间”和“创意集市”,传达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
本次展览运用中国传统文化“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概念,以“金属、木版、水源、火炼、土制”为基本分类,将京津冀三地的非遗项目在材料、工具、地源因素等自然属性和在京津冀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转移、流布等特点抽象出来,同台展示、彼此互释,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非遗研究的前沿学术成果,将京津冀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和历史沿革集中呈现给观众。
动态展览区将展览、演示与销售融为一体,根据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的实用功能划分为美术、家具、服饰、玩具、饰品、陶瓷等不同分区,采取营造“生活空间”的布展方式。现场还有天津茉莉花茶拼配工艺、合真传统手工制香技艺、中式插花等传习体验区,供参观者零距离融入非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