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箭楼 北京雨燕“代言”正阳门

  • 2018-05-16 10:35:03
  • 北京晨报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北京市文物局推出“闻·悟北京”系列活动。活动号召市民走进博物馆和遗产地,感悟北京的历史文化。北京地区有不少博物馆都是依托古建建立起来的。这些博物馆既是老北京的地标,又向各地观众传递着古都文化。连日来,北京晨报记者和参与活动的观众们一起,走进那些与古都融为一体的博物馆,品味精美的古建,感悟北京深厚的历史文脉。

坐落在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正阳门,曾是明清两代都城的正南门,俗称前门,也是老北京的地标之一。今天的正阳门已经成为一座博物馆,市民来到这里不仅可以登上城楼,观看常设的历史文化展览,还可以与绕着城楼飞翔的北京雨燕来一次亲密接触,感受历史人文与自然的融合之美。

正阳门作为北京仅有的一座城楼、箭楼保存完好的封建帝都之门,经历了600年的风雨沧桑。1915年,为改善前门地区的交通拥挤状况,对正阳门进行了改建,拆除了瓮城。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正阳门箭楼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古都之门迎来新的时代。

《北京正阳门历史文化展》是正阳门城楼里的常设展览,通过历史照片、资料和珍贵文物复制品,全面诠释了正阳门从始建到今天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

有趣的是,在展览中还有关于大前门香烟的介绍。这个北京人曾经非常熟悉的烟草品牌,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正阳门箭楼的图案。不过它可不是咱北京的品牌。大前门香烟于1916年由英美烟草公司首次推出,1952年收归国有,由上海、天津、青岛三家卷烟厂共同拥有。

现在到正阳门,除了登城楼,看展览之外,还可以观赏围绕城楼飞翔的北京雨燕。这种全世界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鸟类,已经在正阳门城楼上盘旋了近600年,是北京中轴线上活化的历史标识。

据正阳门管理处主任关战修介绍,根据观察,雨燕每年4月到7月会来到正阳门产卵,小燕出生后,就会和成年雨燕一起告别北京,一路飞行1万多公里,最终到达温暖的非洲。等到来年4月,再飞回北京。

“我们在北京城里会看到,有些古建设有防鸟网,阻止鸟类进入,正阳门还没有这么做。”关战修说,目前来看雨燕对古建的影响很小,就是会有一些粪便,及时清理后,也不会有什么危害。而且雨燕都是利用古建里的孔洞产卵,不会自己筑巢。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18日晚上,将在正阳门城楼举办“正阳之夜”——“关注北京雨燕 策动文化扶贫”主题文化活动。多家单位将联合发起《关注北京雨燕、保护城市生态》倡议。正阳门管理处还将进行《古建保护与城市生态研究》课题汇报,发布“北京雨燕”卡通形象。

文/北京晨报记者 王歧丰

  • 编辑:范鑫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