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被中国美术界称为“徐悲鸿年”, 继年初中国美术馆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相继举办徐悲鸿艺术大展后,保利艺术博物馆借由保利拍卖徐悲鸿珍 品的藏家资源,近日在京举办了最大的民间收藏徐悲鸿作品展———“百年教育 百年悲鸿——徐悲鸿作品珍藏展”,这也被认为 是对于上述两个徐悲鸿展览 重要的学术补充。
五十余展品借展不易
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介绍,此次展览获得了全球各地徐悲鸿重要藏家的热情支持, 展览被誉为近十年来民间举办最大规模的徐悲鸿收藏展,“我们从五百余件作品中挑选出徐悲鸿精品五十余件,这些画作集中代表了徐悲鸿绘画的最高成就,而部分画作也将会被收录于《徐悲鸿全集》中。”赵旭表示,民间举办徐悲鸿收藏大展不同于美术馆,馆与馆之间的借展相对比较容易,“但是由民间机构征借过来举办与商业无关的展览,非常难得。”
博物馆级藏品首次面世
更为难得的是,此次展览中还有一批从未面世的博物馆级的作品,尤其以徐悲鸿创作于印度时期的《喜马拉雅山全景》以及一张大尺幅的《六骏图》为代表,展览现场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徐悲鸿长孙徐小阳看到祖父几幅从未面世的珍品时激动不已,“今天的展览让我非常震撼。比如这幅《六骏图》,我是真的第一次见,这幅和之前在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的另外一张《群奔》是镜像的关系。”据悉, 《六骏图》绘制时间是 1942年, 是目前可知的唯一一幅珍藏于民间的徐悲鸿巨幅画马“六骏” 作品,它与徐悲鸿纪念馆藏的《群奔》为同一年所绘,画幅大小基本一致,近 15平尺的横幅画面,精湛绝伦的画艺和古典诗意交相呼应,堪称徐悲鸿一 生中画马的集大成之作。《六骏图》流传与收藏也充满传奇色彩,20世纪 40年代,苏格兰飞行员和妻子来到中国援助抗日, 1949年直接从徐悲鸿处购买下《六骏图》,上世纪 80年代著名古董商购得,此后再转至美国藏家珍藏至今,一直未曾露面。 《喜马拉雅山全景》是徐悲鸿在抗战时期流散在星马地区的重要油画之一,也极有可能是现存唯一一幅以喜马拉雅山全景为题材的作品。此画的境遇和同年创作的《愚公移山》一样, 1940年在印度创作完成后被带至新加坡。1941年 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徐悲鸿离开前经友人协助,将不易随身携带的 40多幅油画及个人收藏等,埋在崇文学校罗弄泉的一口枯井内,战争结束后,枯井藏画被悉数挖出。展览现场,徐悲鸿的学生杨先让,讲述了《喜马拉雅山全景》和徐悲鸿的另一件代表作《愚公移山》之间的关系。“徐悲鸿在印度创作了一大批重要作品,在《喜马拉雅山全景》完成后,他就完成了《愚公移山》。 ‘喜马拉雅’是在 1940年画的, 当时他画了好几张,画的时候充满了感情。他创作的地点正在修滇缅公路,就是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当时徐悲鸿看到人拉肩扛的修路过程,看到中国民工的辛苦,他感动地哭了,他感觉到抗战其实是全民出动,于是他就创作了《愚公移山》。” 与此同时,徐悲鸿晚年最重要的代表作《九州无事乐耕耘》也再次展出,而《群马图》《古柏双骏》《十二生肖册》《吼狮图》《四鹅图》等代表作也在展览中集中呈现。展览将持续至 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