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游玩,北大、清华等大学校园已成为必去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因为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座高校,他们还拥有绝美景色,宽阔的道路、长长的林荫道、碧绿的湖面等等,无论是建筑还是校园内景色,都成为京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亮丽地闪耀着。
清华大学
清华原址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的一部分,是圆明园的附属园林。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为东西两园,东园仍名为“熙春园”,赐于五子奕综,俗称“小五爷园”,咸丰即位后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并亲题匾额。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近春园”,赐于四子奕詝(即咸丰帝),俗称“四爷园”。1911年游美肄业馆在清华园建成,更名为“清华学堂”。

二校门是清华大学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她是一座青砖基座、白玉石砌成的三拱石门,中间一道弧度完美的大拱门之上,镌刻着清朝末年大学士那桐题写的“清华园”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鲜明而有神采。二校门始建于1909年,最早是作为清华学堂的主校门而存在的。早期时,它的两翼伸以短墙,东西各联通有其他建筑。当时的清华,门纪森严,一切与无关人员都禁止擅入。1933年,校园扩建,园墙外移,有了新的大门(今天西校门所在的位置)。自此,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
时光荏苒,二校门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
清华大礼堂与老图书馆、西体育馆和科学馆,并称“四大建筑”,是清华建校以来第一批大规模建筑。大礼堂建成时是国内高校中最大的礼堂,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高44米。大礼堂的建筑最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罗马和古希腊艺术风格,罗马风格的穹隆主体,开敞的大跨结构,汉白玉的爱奥尼克柱式门廊。整个建筑下方上圆,庄严雄伟,象征着清华人“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是清华的集会中心。礼堂门前的大草坪,一眼望去,满眼绿色

清华校园的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校园内点缀着巧夺天工的人工湖。湖边的石凳,水面上摇曳的荷花,都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校园内朱自清、闻一多雕像等众多名人雕像,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凄美的过往故事。在这里可以悠闲的玩上一整天,增长知识,身心舒适,岂不美哉!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每年清明,都会有许多人自发来到闻一多的雕像前,献上鲜花、瞻仰先烈、寄托哀思!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
北京大学
北大校园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虽几经兴废,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燕园的春天是天堂的模样,轻灵的春光像星子一样的散落着。燕园美景,让人迷醉。

博雅塔位于未名湖畔,为校园的供水塔。设计者构思巧妙,将其设计成舍利塔的样式,塔的雄健与未名湖的阴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刚柔并济、浑然天成。天气晴好之时,博雅塔的影子倒影在未名湖的柔波里,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未名湖位于北大校园中北部,未名湖绿树环绕,山石相拥。或澄澈似晴空,或朦胧如雨中江南,像苏轼笔下的西湖,无论阴晴雨雪都是美好的。柳枝垂入湖中,如蜻蜓点水激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野鸭游鱼嬉戏其间。临湖而坐,甚是惬意。很多国学大师曾在此谈古论今、交流思想,未名湖也因此变的更加深邃灵性。

燕园南部有一座十分幽深的园子,园子里树木繁茂,鸟语花香,这就是有"园中之园"美誉的燕南园。走进燕南园,恍如隔世,就像穿越回了北平。燕园建成初期,这里是北大教师的住宅区,文学家冰心夫妇,美学家朱光潜,力学泰斗周培源,经济学家、原北大校长马寅初,哲学家冯友兰等一代大师都曾居住于此。燕南园,也因此成为北大精神的圣地。
北京大学校园里也有很多名人雕塑,今年清明期间静园举行公祭活动,同时纪念中国著名教育家、革命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诞辰150周年,北京大学师生代表伫立于北大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中国人民大学
一进入东门就嗅到了一股淡淡的花香,寻香而去,在喷泉广场一旁的长廊上爬满了紫藤萝,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人民大学的校园里关着一个春天,各色各样的花儿竞相开着,红的、粉的、黄的、紫的,好不热闹!各主干道周围散落着几座袖珍的小花园,花园里三三两两的长椅或石凳可供人休憩、读书、聊天,成为一个释放心灵的伊甸园。

人民大学的建筑,大体都是很有情调的西洋风。明德楼位于人民大学西门,是一座集教学、实验、图书阅览、办公、剧场、演播厅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建筑,整个建筑是中国传统的朱红色,堪称人大最大气的建筑。百家廊位于人大西门正前方,取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之意。早上这里是学生晨读的好地方,晚上则成为人们跳舞、练功的绝佳地。廊内苍松翠柏、绿树红花,通向百家廊的多条鹅卵石小径曲曲折折,大有曲径通幽之意。世纪馆位于明德楼东南方向,面对一勺池和百家廊,是目前国内高校中最大的多功能文体馆。每年都会一大批新生从这里走进人大,也有一大批毕业生从这里走出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国内师范院校中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成为无数师范学生梦寐以求的理想学府。百年师大,在春天的点缀下更加熠熠生辉。北师大主楼位于师大南门,远远望去如一个大鼎,兼具了历史厚重感和现代气息。主楼前面是京师广场,在北师大相对狭小的空间里,有这么大一片开阔领域就显得很是难得。每当清晨阳光铺满整个广场之时,碧绿的草地、跃动的泉水、摇曳的春风使之成为一个充满朝气的大乐园。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空间虽然不大,但却更显精致。道路两旁簇拥着各种花朵。教学楼脚下的二月兰,成片成片,如紫色海洋一般,牡丹园的牡丹花雍容华贵,含苞待放,又有郁金香、紫藤萝零零散散地开着,召唤着步履匆忙的行人能够停下来,看看这春日的美景,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地处北京中关村高科技核心区,毗邻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新中国第一所重点航空高等院校。上个世纪90年代,被确定为国家“八五”重点建设的14所高校之一,并成为国家首批获准立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前15所大学之一。世纪之交,被教育部纳入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一。学校占地总面积三千二百余亩,总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

北航校园内建有科技创新馆、航空航天博物馆、晨兴音乐厅、游泳馆、攀岩设施、校史馆。在学院路校区建有中国第一条国际标准的蓝色橡胶跑道和全亚洲最大的单体智能化教学楼(北航新主楼)。北航校内有保安巡逻,配备三道红外对射安防系统、门禁系统和监控探头,非常安全。校园环境优美,有绿园、荷花池、南湖、樱花园等园林设施。广场、健身器械等活动设施,以及喷泉、雕塑、文化石等景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中国传媒大学
走进传媒大学南门,迎面看到的就是学校主楼。主楼前的喷泉广场上有一口鼎,鼎下的一块瓷砖上刻着赠鼎者的赠语:广电黄埔,传媒航母。确实,这是国家广电人才的摇篮,采、写、编、评、播、摄、录、导,广电黄埔培养了无数的传媒行业人才。这里也是许多人梦开始的地方,无数人登上这艘传媒航母以后,才越来越清晰地看见自己未来的方向,在这里学到技能、放开了眼界。离开这里,是再一次起飞;回到这里,便是归港。
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海底捞大学”和“信息传播领域最高学府”。
坐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小凉亭里,看着对面的水流沿假山汇入湖中,清风抚动垂柳,同几位好友聊聊天,或者一个人咀嚼一本书,都是极美好的时光。点缀在大阅城前面这一汪碧蓝的湖水是钢琴湖,在航拍俯视的视角可以清晰地看见湖面左边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钢琴的黑白琴键。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中国农业大学

一入农大门,一生农大人。“农科大学”四个字传承着历史,传递着信念,传达着希望。从入学走老校门、佩戴校徽、合唱校歌开始,学生的求学生涯便与这洁白无瑕的大理石校门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它,目视着岁月流逝、时代更迭,莘莘学子学习科研、你来我往……新旧交替轮回,校园早已物是人非,唯百年名校的光辉一次次绽放。古老的东西似乎都在传递一种信仰,老老旧旧的校门伫立在那里,不再通行,却是一届届校友重返大学梦的通途。
坐落校园中心的体育馆自建成以来,渐渐成为农大标志建筑。它承载着初心的誓言,离别的泪水。任时光荏苒,体育馆西侧广场的大风依旧能唤醒学子们关于这个校园的每一段回忆,飘扬的旗帜依旧指引着农大学子人生的方向。

光阴流转,风光交替。图书馆陪伴学子们从青涩到成熟,从幼稚到独立,无论是万物复苏的春日、凉风习习的夏夜,还是金桂飘香的金秋、白雪皑皑的冬日,走入图书馆时光便静止于知识的海洋,走出图书馆眼前便展开关于明天的锦绣画卷。
初升的太阳承载着一天的希望,霞光万里,映照着草木葱郁、伴随着书声琅琅,开启了一个又一个求学路上的清晨。蓝天白云辉映着绿树红花,农大最初展现在人们眼前的面目就如这般。弹指一挥间,就算离别,仍能把蓝天白云般纯真的初心铭记,把绿叶红花般的耕耘收获,拥抱最朴实的生活、怀抱最绚烂的梦想。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