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地处北京西部山区,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老区。因此门头沟的传统村落最多,像爨底下村,名气最大,旅游业发展的最好!
1.斋堂镇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为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根据相关部门文件,爨底下村可以简写为川底下村。该村位于北京大西山之中的门头沟区斋堂镇“川柏沟”内,东南距镇政府7公里,距区政府68公里,距市政府93.5公里,2016年户籍人口68户、122人,总收入2179.2万元。
2001年,爨底下村被列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2002年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的古村落”,2006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最美的乡村”,2007年时任爨底下村党支部书记王秀莲作为党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爨底下村坐北朝南,建于缓坡之上,层层升高,依山而建,依势而就使每家采光、通风、观景视觉都具最佳效果,充分体现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民居以清代四合院为主体,基本由正房、倒座和左右厢房围合而成,部分设有耳房、罩房。
2.斋堂镇灵水村
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位于镇域东部桑峪沟内,西南距镇政府3公里,东南距区政府直线距离32.5公里,2016年户籍人口为234户,659人,总收入2225.27万元,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灵水村形成于辽金时代,不仅村落古老庞大,辽、金、元、明、清时的古民居多,而且过去民间所信仰的诸神尽有。灵水村背靠独山连花峰,前临清水河,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其中东岭石人、西山莲花、南堂北眺、北山翠柏、灵泉银杏、举人宅院和寺庙遗址等景点自古有“灵水八景”之称。
3.龙泉镇琉璃渠村
琉璃渠村原名琉璃局,俗称“琉局”,位于永定河山峡出山口西岸,与三家店隔河相望。2016年户籍人口490户,941人,经济总收入1.0085亿元。由于这里南临对子槐山,盛产“堪烧琉璃”的坩子土,北有辽代已烧制“辽三彩”和白瓷的“龙泉夯窑”,东临永定河,水源不缺;技术不成问题;京西古道“西山大路”由村中穿过,交通畅达。所以早在元代初期,已建有琉璃窑场,朝廷设“琉璃局”于此,专为皇家建筑烧造琉璃。
琉璃渠村是经历辽、金、元、明、清五朝的千年古村,琉璃烧造工艺是该村传承千年的技艺。从元代起,朝廷即在此设琉璃局,清乾隆年间北京琉璃厂迁至此地,后又修水渠至此,村子因此得名。琉璃渠村作为琉璃之乡而声名远扬,素有“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