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逐渐瓦解,在艺术市场表现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画廊的大批量淘汰,艺术品市场正在转型,从线下到线上,逐渐形成“艺术+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新模式下,艺术品的交易方式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艺博会担起 一级市场重任
从国际著名的巴塞尔、弗里兹艺博会到国内新启的ART021、西岸,艺博会的作用正越来越重要。据统计,每年全球范围内大约有270个艺博会。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艺博会的体系已日趋成熟。从以地域性主打本土画廊的初代艺博会,到以时尚潮流、学术专业加入国际画廊力量的新生代艺博会,不仅成功实现转型,更是让国内的画廊业看到了新的希望,不少画廊在2017年参加博览会的数量已经与画廊一年的展览数量相当,博览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销售平台,画廊每年大约40%至60%的销售都在艺博会上完成。
艺术电商引领大众艺术消费
艺术电商可谓是近十年来艺术品市场的新兴业态,基金、金融,甚至传统业态等资本争相涌入。技术上的突破也不断推动着艺术品电商行业向前迈进。
目前比较通行的艺术品在线交易模式主要有网上画廊(主要为网上虚拟画廊,也有实体画廊的在线网店)、网上拍卖(一是拍卖公司自己的在线拍卖网站,与拍卖公司举办的线下拍卖同时进行的在线竞拍;二是中介类型的艺术品交易网站),除了平时销售艺术品外,还经常组织线上艺术品博览会及拍卖会。相关人士表示,艺术品电商行业趋势稳定上升。
高端市场打造专业性私人服务
2016年全球艺术品拍卖金额最高的艺术品之一,是由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收藏的克里姆特《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二号》,该作品被中国神秘买家以1.5亿美元(约合10.3亿元人民币)购得。这笔交易是通过私洽的方式完成的。推动私人洽购,如今已成为全行业推动艺术交易个性化转变的一部分。
所有顶尖拍卖行都已开通了私洽业务。数据显示,早在2010年苏富比年销售额的10%就来自私人洽购;作为竞争对手,佳士得私人洽购交易额近年也逐年增长。除了作品有针对性、没有淡旺季的时间限制,私洽更保护买卖双方的隐私,在价位和佣金上都更有弹性,这也是吸引新藏家的因素之一。
艺术品金融满足投资理财新需求
在国际资本市场,艺术品早已是必备的投资标的,它是全球三大投资项目中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极财富”,其投资回报率十分可观。有关机构的统计表明,金融证券的年均回报率为15%,房地产为21%,收藏艺术品则是26%。去年的艺术品投资收益率高达25%,个别投资品种半年回报率竟高达80%。
目前,艺术品的投资收藏已从简单的个人爱好衍生出一种新的财富管理类型,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艺术品抵押、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等各种金融形式介入艺术领域。这将带来大量收藏家的艺术资产流通,海量艺术品成为金融资产,计入企业资本和注入上市公司。无疑,未来的艺术品市场充满了可期待性。(新浪收藏)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