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青卓朗诵
《想北平》
第七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昨天在天桥艺术中心举行,盛典现场宣布了首批入选的十家“最北京”实体书店和三家特别致敬书店。
“最北京”实体书店评选是今年北京阅读季新增的项目,该评选面向北京地区的所有实体书店,要求候选书店具有较强的品牌特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阅读环境独具文化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能充分体现“最古都、最红色、最京味、最创新”的其中一方面。最终从61家实体书店中上榜“最北京”实体书店的是:甲骨文·悦读空间、中国书店(琉璃厂店)、三联韬奋书店、雨枫书馆(万科馆)、涵芬楼、外研书店、中国新闻书店、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模范书局、中信书店(侨福芳草地店);三家特别致敬书店:北京图书大厦、北京市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
此外,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柳荫街社区等十个社区入选本届北京阅读季阅读示范社区,东城区刘立新家庭等十个家庭入选本届北京阅读季书香家庭,穆红梅等十人入选本届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北京晚报等媒体单位获颁本届北京阅读季新闻传媒机构优秀推广奖。
在12月5日至8日四天的时间内,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还将开展一系列“阅读+”系列主题对话活动,将汇聚阅读推广领域精英、各行各业大家,围绕城市文化脉络、阅读基础设施、阅读推广活动、阅读解决方案等话题深入探讨书香城市建设的路径。在此期间,整个天桥艺术中心被包装为一个大型阅读空间。
俞敏洪:每年购书500本
本届北京阅读季形象大使、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现场分享了自己阅读的经验与感悟。他说:“我们大学四年整个宿舍基本上比的就是谁读了什么书,很少会去比谁找了什么女朋友。”后来他留校任教,而后创办新东方,也一直没有停止阅读。他透露,自己始终坚持读纸质书,家里的纸质书籍有一万多本,每年都要购买500本左右新书,还不包括出版社给他寄送的图书。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出差路途上的时间阅读电子书,他的kindle阅读器中购买的电子书已经有三千多本。他还认为,从微信以及新闻客户端上推送的文章中,也可以获得阅读带来的乐趣与收获,他的微信里已经收藏了一万多篇文章。
俞敏洪说,自己从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生意人,而是当成一个读书人,以及一个行走的人。每年他都会抽三四十天的时间选择一个地方行走,然后阅读关于这个地方历史、文化、风俗的书籍。“让我选择放弃新东方比较容易,但是让我选择放弃阅读这件事情会特别难。”
方青卓:阅读是自己第二职业
在本届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之中,有一位熟面孔,那就是著名演员方青卓。她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为全国上万名语文老师做阅读辅导,为社区群众引导阅读,到大学生中交流阅读,把社会生活变成自己服务全民阅读的大舞台。方青卓在观众的掌声中,现场带来了老舍《想北平》片段的朗诵。她谈道,自己平常非常爱读书,写日记的习惯从十几岁一直坚持到今天。如今自己虽然已经62岁了,但还希望能为全民阅读做更多的事情。“在我小时候应该听童话的时候,妈妈给我生了几个妹妹,没有来得及给我读。当我该给儿子读童话的时候,我到处拍戏,没来得及给儿子读。那么今天,我要告诉我自己,从现在起不晚,因为我要给那些留守儿童读,我要给那些农民工的孩子读!”
本报记者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