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鹿进宫 避暑山庄皇家赏鹿成传统
曹操在《短歌行》里写“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从古至今,鹿因与“禄”谐音,始终为王公贵胄所重,被赋予了富贵吉祥的含义。近日,由故宫博物院和承德市文物局共同主办的“天禄永昌———故宫博物院藏瑞鹿文物特展”在故宫举行。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展览特意从避暑山庄请来了9只梅花鹿,在慈宁宫花园中闲庭信步的它们,引得观者争睹仙姿。
为何要从避暑山庄引进梅花鹿?故宫展览负责人表示,避暑山庄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自1703年建成伊始,就是清朝帝后的“皇家后花园”。与京城故宫琉璃红墙、描金彩绘的堂皇耀目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因山就势、依山傍水、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形成一种别致诗意的自然野趣,而于此赏鹿、猎鹿,也成为清朝皇室的文化传统。
据史料记载,梅花鹿从避暑山庄建园之初就生活在这里,同时,皇帝曾下令从木兰围场每年献鹿进山庄,后来又把附近行宫的鹿送进山庄散养,康熙和乾隆年间在这里生活的梅花鹿多达1000余只。由于避暑山庄内山清水秀,没有天敌,植被丰富,梅花鹿在这里得到了最舒适的生长,它们也成为清康乾二帝御制诗文中经常出现的重要角色。酷爱赏鹿的乾隆皇帝就曾写下“鸟似有情依客语,鹿知无害向人亲”的浪漫诗句。
如今,避暑山庄内仍有一处名为“驯鹿坡”的景致,此处土厚草肥,阳光充足,接近水域,引得梅花鹿常常聚此啃青。甚至,乾隆皇帝在此修建一亭,名“望鹿亭”,并题诗曰:“训鹿亲人似海鸥,丰茸丰草恣呦呦”。嘉庆皇帝亦有“仙庄蕃育生机畅,糜鹿攸伏遍峰幛”的诗句。

由此可见,古代皇帝在避暑山庄赏鹿的意趣可谓浓稠到了极点,而这种爱好,也随着时间的变迁流转到了今日,只是赏鹿的主角从皇帝变成了百姓。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游客造访于此,只为游览避暑山庄之余,一睹仙鹿芳容。
神秘古朴 绮望楼宾馆成避暑山庄地标性住地
说到避暑山庄,这座耗时89年才完工的私园山水相连、曲径通幽、湖中有岛、景中有诗,可谓一步一景,错落有致。作为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是迄今全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皇室园林,其面积约是颐和园的两倍、北海公园的八倍。它美轮美奂的景色,曾赢得康熙皇帝的夸奖:“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事实上,康熙、乾隆两帝每年约有半年时间都在承德度过,政治、军事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避暑山庄处理。
有人将避暑山庄喻为“水心山骨”,山光、水色、芳草、佳木,锦绣天成。因山区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四,被视为整个园林景观构图的骨架,而主要风景点又大多展现在湖上,丰富多彩的湖区则占据着视野的主体,加之热河泉的有利条件,峡谷、溪流和山泉的彼此交融,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湖水佳景,可谓取自然山水之本源,纳江南塞北之风光。此外,避暑山庄在建筑上既有南方园林的风格,亦沿袭北方建筑的精妙手法,又被看作是南北园林艺术完美结合之典范。
“和古代皇帝相比,现代社会的纷纷扰扰只多不少!”很多造访这里的外地游客表示,避暑山庄集人工与天然于一体,能够让现代都市人彻底放空,禅修心灵,“不是有首诗那么写的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来逛避暑山庄,就有这种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和避暑山庄仅一墙之隔处,就是绮望楼宾馆。这座由国内知名酒店物业公司——上海保利物业管理公司北京分公司托管的皇家园林式酒店,前身为承德市国宾馆,服务到位、软硬件兼优的它,秉承了避暑山庄的皇家气派。精致的园林、古色古香的建筑以及随处可见的仿古痕迹,让绮望楼成为避暑山庄一个标志性的住地。

事实上,绮望楼宾馆曾接待过的大量政要名人,其中不乏刚比亚总统、泰国王室成员、联合国官员及各种高官;此外,这里还是明星避暑的私密住所,据悉,孙红雷、黄磊等明星,都因这里无与伦比的环境,在这里幽静度假。

走进绮望楼宾馆,人们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正如隔壁避暑山庄的精雕细琢,这里有许多富于皇家特色的雕梁画栋,穿过仿古建筑的曲径回廊,眼前所见之景古香古色、动人心脾,夏天,园内鲜花争妍斗奇,秋天,树叶微微泛金,感觉犹如置身于植物园中般自然清新。而让绮望楼与众不同的另一处特点是,这里的客房大都设置在风格高雅的四合院内,每一处四合院就是一片私密王国,院内碧草成阴,甚至还养育了许多鸟雀,春夏之际,娇艳的孔雀俯仰可见,甚至每天清晨,它们都会在窗外叫你起床。置身于这大自然与宫廷气派融为一体的园林式宾馆,俱疲的身心将得到全面放松。


正如曾经的雍正皇帝看到这片绝佳山水时,不禁发出的感叹一样:“这里风清夏爽,有宜人调养之功,自天地之生成,归造化之品。”三百年后,这里有了令人过目不忘、颐养身心的绮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