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始建于什么时候?这个公园能给你答案

  • 2017-11-12 19:02:43
  • 畅游西城

北京北京从什么时候开始建城的?

周朝吗?错!

最早的北京城是商朝蓟国的都城蓟城

当时的北京城以广安门为中心

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金朝

也就是说在北京建城之后的两千多年里

老宣武区外的地方都是郊区

为了纪念北京城的建城

广安门滨河公园“北京建城记”后面

还矗立着一座“蓟城纪念柱”

上面雕刻着十六个字:

北京城区 肇始斯地 其时惟周 其名曰蓟

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就是“以史为魂、以人为本、以绿为主”蕴藏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现代开放式带状公园——广安门滨河公园。

>> 蓟城纪念柱 <<

位于广安门以北护城河西岸的滨河公园内(辽、金时期宫城的中轴线上)。占地面积200平方米。1995年中共宣武区委和区人民政府为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决定设立蓟城纪念柱。同年12月落成。蓟城纪念柱由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员、古建筑学家王世仁设计。整体为花岗石建造,高8.5米,底座1.5米,建于方形台基之上。柱身呈圆角长方形,造型借用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汉代墓表式样,古朴凝重,以象征北京和宣武地区历史久远。纪念柱正面上方镌有柱铭:“北京城区 肇始斯地 其时惟周 其名曰蓟”。

>> 北京建都纪念阙 <<

园內的第二个标志性建筑即为北京建都纪念阙。公元1153年,金中都建城,这被确认为北京建都之始,在北京城的变迁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2003年,为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在薊城纪念柱南面、金中都大安殿遗址上筑起一座造型独特的北京建都纪念阙。纪念阙由中央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中心设计,整体造型由一個斗拱和四条分别朝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青铜座龙构成。阙身高12米,地面采用花岗岩石材铺装,占地约760平方米。纪念阙正面朝南,“金宫殿故址”5个金黄色大字镌刻其上,在其东面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撰写的《北京建都记》碑文,西边是区政府特别设立的建阙说明,在纪念阙正前方的花岗岩地面上,雕刻着金中都大安殿遗址的布局图。《北京建城记》北京古城肇兴于周初之分封,初为蓟。及辽代,建南京,又称燕京,为陪都。金朝继起,于贞元元年即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营建中都,此乃北京正式建都之始,其城址之中心,在今宣武区广安门南。金中都以辽南京旧城为基础,扩东、南、西三面有差,而北面依旧。城池呈方形,实测四面城墙,东长4510米,西长4530米,南长4750米,北长4900米。四面城垣各开三门,北城垣复增一门,共十三门。城内置六十二坊,前朝后市,街如棋盘。皇城略居全城中心,四面各一门。正南宣阳门内有街直通皇宫应天门前之横街,两侧建千步廊,廊东有太庙,西有中央街署。宫城位居皇城东偏,宫室建筑分为三路,结构严谨。中路殿宇九重,前有大安、仁政两殿,为常朝之所,后有后宫,为帝、后所居。主殿大安殿建于三层露台之上,规模宏伟。东路有东宫、寿康宫、内省诸建筑,西路有蓬莱院、泰和宫等建筑。宫城内西南隅凿鱼藻池,建鱼藻殿,以为宫城之内苑,故址即今白纸坊桥西之青年湖。宫城迤东置太子东宫,迤西为同乐园,有瑶池等湖泊。中都城之扩建,将西湖即今之莲花池下游河道纳入城中,导流入同乐园湖泊及鱼藻池,又经皇城前龙津桥下,转而向南,流出城外。公元1990年,在右安门外大街迤西之凉水河北岸发现其水关遗址,已就地建为辽金城垣博物馆。中都近郊建有行宫多处,其最著名者为万宁宫,故址在今北海公园处。元朝继起,就其址规划扩建大都城,遂为今日北京城奠定基础。公元1990年西厢道路改造,市文物研究所沿宣武区滨河路两侧,探得金中都宫殿夯土十三处,南北分布逾千米,并作局部发掘,从而确定应天门、大安门和大安殿等遗址位置。公元2003年为金中都建都850周年,应宣武区人民政府之约,撰文以记北京建都之始,刊石于金中都大安殿故址之前。侯仁之——2002年7月30日

地址:西城区广安门护城河沿线

交通路线:乘坐19、40、390、42路公交车到广安门北站下车

  • 编辑:杨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