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来生
因为敬仰,他将收藏毛泽东像章作为纪念这位伟人的一种方式。
因为热爱,他跑遍中国大江南北,只为寻找中意的红色藏品。
因为信仰,他希望建立京郊首个毛主席像章纪念馆,铭记历史,启迪后人……
他,就是京郊怀柔区杨宋镇梭草村农民张建利,一个痴迷收藏毛泽东像章的红色草根藏家。
30余年来,张建利收藏毛主席像章达两万余枚,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地上升。一枚枚小小的毛主席像章,就像一条条回溯历史的路标,牵伴着人们追忆红色年代的红色故事。而张建利,则通过对毛泽东人生各个阶段像章的收藏和研究,将中国现代史的一段红色画卷赫然摊开,并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红色印记”。
珍藏红色像章
毛主席像章,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其设计构图精美,内容和材质丰富多样,是世界徽章史上一个独有的奇观。
在张建利的印象中,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像章就是人们每天出门的“标配”。
谈起对“红色收藏”的热衷,张建利说,自己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张贴毛主席画像、男女老少都佩戴毛主席像章,很多物件也都刻着毛主席头像。“后来,这些物件在百姓家中越来越少了,甚至难得一见。我觉得不能让它消失,于是从1985年就开始了收集……” 说到此,张建利意味深长。
出于对毛主席的敬仰,现如今,不论何时,张建利胸前总是别着一枚毛主席像章。走进他家的小院,除了一些必备的简单家具外,面积不大的房间里到处都贴着红色宣传画,桌上放满了毛泽东像章和塑像等摆件,令人感觉一下子回到了五六十年前的红色年代,顿时热血沸腾。
“这还只是九牛一毛。”在张建利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两个长1.2米、宽0.8米的长镜框里,里面镶满了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毛主席像章。像章各式各样,包括金、银、铁、铅、瓷、树脂、石膏、石头等各种材质。张建利笑着说,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毛主席像章收藏爱好者,入行30多年来,自家小院几乎成了一座小型红色文化博物馆。而最让他骄傲的,就是这些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这些年来,他对毛主席像章的钟爱几近痴迷,目前已经收藏超过2万件,足足装了整整几十箱。
仔细观察发现,张建利收藏的2万多枚毛主席像章大多不同,而且各有特色。大的有碗口那么大,小的只有指甲盖那么小。张建利把所有像章进行了整理归类,并一一记录在册,上面详细地记录了每一枚像章的生产地、所展示的历史故事、纪念意义以及可能具有的价值。
虽然,在一般人看来,这些东西也许并不值钱。可在张建利眼中,只要与毛主席有关、只要与革命历史有关的各种像章,都价值连城。因为,他更看重的是毛主席像章本身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红色信仰。
抚摸着一枚枚毛主席像章,张建利若有所思地说:“通过这些东西,我们可以研究当时的历史、研究毛泽东思想,而不是这些物件本身的价值。所以无论是我自己发现,还是藏友提供消息,好的东西可遇而不可求,每次遇上我都尽最大努力争取。”
搞了30年毛主席像章收藏,张建利了解每一块像章的来历和历史背景。张建利表示,这些年越收藏越觉得毛泽东思想的可贵,越收藏越觉得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可丢,越收藏越觉得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
“拿毛主席像章来说,大体看起来差不多,但仔细看,你能发现这些像章上的人物姿势和花样都不完全一样,这是因为当时制作这些像章时的历史背景不一样。”张建利介绍,这些像章上大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最常见的就是刻有语录的像章,常见的语录有“为人民服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纪念白求恩”等。另外,还有光辉的历程、毛主席放光芒、朵朵葵花像太阳、革命样板戏等系列。而有些像章,还见证了党史的一些重要片段。
“我收藏的不光是这些老物件,还有隐藏在背后的那段历史和文化。” 张建利颇为自豪地介绍,在他收藏的像章中有一枚非常特别,除了毛泽东头像外,周围围绕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五大革命圣地。“这是弥足珍贵的!”张建利说,小小的像章,凝聚了多个历史瞬间,年轻人更要铭记曾经的历史,牢记当下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留住红色记忆
张建利坦陈,收藏毛主席像章,完全是出自自己对伟人的崇敬。
“这都是我30多年来的珍藏,每一件藏品都爱不释手,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是我这辈子最珍惜的‘宝贝儿’。”作为一名红色藏品收藏家,尽量保证自己的收藏能够全面、系统,一直是张建利多年来的追求。而这一追求,却整整花了他30多年的工夫。
淘像章,是张建利每天必办的事情。有时候,为了其中一枚纪念章,甚至晚上坐车,白天跑古玩市场,一天跑几个城市和村庄也是司空见惯的。特别是以前,交通不方便的时候,遇到中途转车没座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每到一处还要在各大古玩市场来回转,“只要能收到毛主席像章,再苦再累也值。”张建利说。
刚开始,张建利是在怀柔“淘宝”。而后,随着收藏热情逐步高涨,张建利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大江南北,每个省市都留下了他收藏毛主席像章的足迹。
现在,不但在北京的市场中,就是在郑州、西安、石家庄等地旧货市场,只要他一出现,就有大批商贩、藏友过来打招呼,然后他就拎一瓶矿泉水,一坐就是一整天,从数千乃至数万枚像章中挑选他所需要的精品。张建利说,像他这个年纪的人,对那段逝去的岁月有着特殊的感受、不可磨灭的记忆,闲时看着自己收藏的毛泽东像章,往往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陕西、江西、云南等地都有我淘回来的宝贝。”拿起一个刻有毛主席头像的竹制像章,张建利说,这是他在云南淘到的“战利品”。“有时为了拿到一件东西,没少跟人家软磨硬泡。”那一次,张建利本来是去云南旅游的,当他在当地一户农家院里看到这枚像章后,立马动了心思想要收藏回家。“起初那户人家不想给我,我索性放弃了行程,硬着头皮软磨硬泡了7天,才终于劝动那家人,把那枚像章卖给了我。”如今说起来,张建利仍是一脸兴奋。
前几年,经朋友介绍,张建利了解到河北石家庄一位老人藏有数百枚像章,他欣然前往。看到老人的藏品较为普通,便以一元一枚的价格悉数买下。无意间,老人说出,他还有一枚精品像章,是黄金材质的。张建利一听,顿时两眼放光,凭他的经验,制作毛主席像章的材质五花八门,但黄金材质的实属罕见。可遗憾的是,老人对这枚精品像章十分珍惜,舍不得转让,张建利只得作罢。
回到家中,他还是念念不忘此事。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张建利“三顾茅庐”,拜访那位老人,但老人的态度明确,始终不松口。屡屡遭拒,张建利气馁了,心想此像章恐怕是与自己无缘了。好事多磨。又隔了几个月,那位老人主动联系了张建利,对他说:“你先后三次来找我,我想你是真心喜欢这枚像章。我考虑再三,愿意把它让给你。”
这枚像章工艺精湛,底板是银质的,上面镶嵌的毛主席头像是黄金的,正面还装饰着景泰蓝的纹饰,非常别致。双方谈定,称重后,以金计价。最终,张建利将这枚像章收入囊中。这枚像章,至今都是张建利的骄傲。
闲暇无事时,张建利总会拿来像章钻研。从收藏的众多像章中,随便拿出一枚,他都能将它的漆质、材质、图像比例以及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枚是毛主席打乒乓球的;这枚是他横渡长江的,还有在人民大会堂的……这些像章表达了广大人民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指着像章,张建利逐个介绍,这些像章做得都很精致,其中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的两枚像章,通过放大镜,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雕刻的人和字,还有一枚是毛主席头像的,利用光学原理,摆弄它时,好像发出灿烂的光辉。
张建利常说,每一枚像章都有一段记忆,每一枚像章都是一段历史。这些,他将“深记于心”。
积淀红色情怀
将一种红色情怀,一种爱好,沉淀于红色收藏;将一种收藏,演绎成一股绚丽的红色旋风。这就是精神矍铄,精力充沛,毅力刚强的草根红色收藏家张建利的最大梦想。
痴迷“红色收藏”30多年,张建利的藏品越来越多,除了2万余枚毛主席像章,还包括画像、海报、水壶、钟表、葫芦、刺绣等形形色色的物品。张建利认为,这些代表一个时代且不可多得的红色珍品,件件价值连城,因为它们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忆。
如今,在毛泽东像章的收藏上,张建利已算小有所成。每天,都会有买家慕名而来,但一律被他拒绝。有人问他,独守着一座金山,图啥?对此,张建利总是执拗地说:“我收集像章,不是图钱,而是信仰。钱可以没有,但信仰不可失。”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张建利的家境并不宽裕。虽然自己做点小生意,但收入非常有限,而且还要供养儿女和父母。但即便是生活如此拮据,张建利依然对毛主席像章痴迷不悔,只要有点闲钱,他立马出手,淘购各式毛主席像章。刚开始,妻子和家人很不理解,更别说支持了。可时间久了,看到他如此痴迷,也就慢慢由反对变为支持,并跟着一起收藏。
每每谈起收集毛主席像章,张建利都滔滔不绝,一脸兴奋。张建利说,他收藏的不仅是毛主席像章本身,更是一段中国现代史的篇章,张建利是京郊收藏毛主席像章最多的人。这些像章无论在数量、质量、形式方面来讲,在中国历史上都可以称得上空前绝后。
“当时,有一位参观者特意找到我,说是看中了几枚像章,要买下来,被我一口回绝了。”张建利说,他收集毛主席像章不是用来卖的,也不指望这些像章升值,纯粹是出于对毛主席的一种敬爱,对方才罢手。
“咱收藏这些不是为了升值,只是想让后人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记住我们国家的苦难史,珍惜现在,做些有意义的事。”张建利经常利用节假日时间,把村里孩子们召集到自己的家里,讲述红色收藏中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引导他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仅如此,现在经常还会有来自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老革命家带着儿子和孙子,到张建利这里参观,对他们进行红色教育,谨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每当这时,他都倍感自豪:“这才是我收藏毛泽东像章、红色宣传画和书籍的价值所在。”一个想法也在他心中开始萌动。
没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革命,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张建利说,现在很多人,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对那段峥嵘岁月已逐渐淡忘,“对我来说,现在最大且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开办一家红色教育展览馆,通过展示毛主席像章等红色物件,将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永远传承下去……”面对这一红色愿望, 张建利信心满满,并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实现。
毛主席像章收藏常识
毛主席像章,简称“像章”、“红宝章”、“纪念章”,是以毛泽东像为图案主体的像章。毛主席像章的种类极多,从最简单的头像到有它参与的历史事件,甚至到他的诗词书法,粗略估算,“文革”期间所制作的像章多达80亿枚左右,其数量堪称世界之最。
毛泽东像章主体是毛泽东的头像(向左)、半身像或全身像,多为红色底金色像,配以毛泽东的手书,或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天安门等革命圣地作背景,环绕以松、竹、梅、日、月、星等吉祥物、八个样板戏之类的图案,有的像章还保留着林彪的题词。最早的毛主席像章始制于1937年,是由东北抗日联军颁发银质像章。1942年延安制作出第一枚毛主席像章。像章一般为圆形,也有桃心形、五角形的;形制越做越大,最大的能达到二十多厘米直径,其材料以铝质为主,也有铜铁、镀金、纯银、水晶石、塑料、陶瓷等质材。
毛泽东像章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1946年至1965年,1966年8月至1977年,1978年至现在。按正面图案、正面文字、造型、材质、时间等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万岁章 毛泽东像章正面图案多有毛泽东正、侧、头、半身、全身像不同,另附加各种字体的口号式大字,如“毛主席万岁”等等。
●历程章 像章图案中有毛泽东革命实践主要历程的图案,如 “万里长征”等等不胜枚举。
●诗词章 像章图案中有毛泽东诗词中的诗意图案,有的同时附相应的仿毛泽东手书,如“红军不怕远征难”章,“天翻地覆慨而慷”章。
●语录章 像章中有毛泽东语录,字体各异,内容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人民服务”等等。
●敬祝章 像章中有“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或“三忠于、四无限”,即: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等。
●样板戏章 “文革”中八个样板戏风靡海内外,这类章多冠以“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为领头章等。
●庆祝章 此类章是以庆祝、欢呼某一句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公开发表,或某个大会等重要活动为内容,如“毛泽东视察”、“祖国山河一片红”等等。
●套章 各省市自治区、各军兵种、各部委办、各院所及各单位都纷纷自制铸有本单位名称的系列成套毛泽东像章,最多者一套是江西景德镇制陶瓷章59枚。
●外文章 毛泽东像章中有一特殊版别,即是背面的铭文中有英、法等外文,内容多以时兴口号为主等。
●海外章 “文革”中香港、澳门各界同胞制作多种毛泽东像章,也多是万岁、敬祝、忠字、庆祝之类。只是从背面的铭文中方可辨别出自港澳。
毛主席像章收藏技巧
看材质 毛主席像章材质以镶钻石、宝玉石、金质为贵,以银质、象牙、珐琅等材质为优。材质越珍稀、特殊,收藏价值就越高。
看大小 特大型或大型毛主席像章已属凤毛麟角,因此除金银等特殊材质外,哪怕主体、年代、造型与图案、品相、铭文均相同或稍有差异,必然是越大越值钱。
看铭文 罕见铭文的毛主席像章。如:盲文、藏文、阿拉伯文、维吾尔族文等比汉文铭文像章价值高。
看发行 毛主席像章在朝鲜、越南、刚果等国家曾制作发行,属珍品类章,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看主体 主体是指像章本身。并列多人的比单一的珍贵,全身像比坐像或头像有价值。
看造型 毛主席像章各种造型千姿百态,异形章比圆形、方形章稀罕,多色彩、多铭文比单色或少铭文的像章更具有收藏价值。
看品相 “品相”是指像章本身的完整度。在材质大小、主体、年代、造型与图案均相同的前提下,品相是价格高低的关键因素,氧化、划花、掉彩、磨损章价值大跌。
看年代 毛主席像章具有文物价值,年代越久其收藏价值越高。
看成套 套章、对章、系列章、专题章比单枚章更具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