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进高铁首日体验 “拿到手的饭菜热乎乎的!”(图)

  • 2017-07-20 10:00:46
  • 北京晚报

17日是“高铁叫外卖”服务实行的第一天,全国27个高铁客运站迎来高铁外卖开张首日。这是中国铁路历史上首次将餐饮服务向社会开放,使旅客在乘车的过程中就能吃到各地的特色美食。这天上海铁路局接单超506单,其中南京南站共接到260单;此外,济南西站接到了101单,长沙南站接到了83单。记者前往高铁站,亲身体验了一把送到高铁上的外卖。

长沙站

毛家饭店小炒肉送上车

“G1113,毛家饭店两单!”

“收到!”

17日10点,位于高铁长沙南站候车厅西南侧的12306网络订餐配送中心,工作人员忙个不停。此时,一位身着毛家饭店马甲的配送员提着一个红色的保温箱进入配送中心。工作人员将保温箱打开,核对信息,然后将餐食转放至标有“12306”字样的保温箱,再置于搁架上。一个个整齐排列的红色保温箱,等待着被送至高铁列车上。“旅客在网上订单后,所有餐饮在这里集中,再由我们的配送员送至列车。”广州动车组餐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文向记者介绍长沙南站的配送流程。

3家餐厅分别接到订单后,开始准备食材;在列车发车前1小时开始制作餐食。餐食制作完成后,必须在半小时内送到配送中心。“这是为了确保最后送到旅客手中的餐食是新鲜热乎的。”汤文解释,从餐食制作到送到乘客手里,全过程不超过2小时。11点58分,G1113次列车抵达长沙南站。配送员此时早已提前赶至站台等候,他将保温箱内的餐食交给列车上的乘务员。12点01分,列车徐徐发车,乘务员开始逐一将餐食送至乘客的座位,在发车后半小时内,订餐的乘客将接到餐食。

“列车从长沙发车后10分钟左右就拿到餐食了,拿到手的饭菜热乎着呢。”浙江旅客江女士搭乘G1112次高铁前往武汉,她当天预订了一份经典湘菜——毛家饭店的农家小炒肉套餐。

“这是我第一次乘高铁点餐,味道和服务都很好,今后还会尝试。”乘坐G74高铁的程兰芬旅客对网络订餐频频点赞。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订餐服务还引入了评价机制。订餐旅客可对消费商家进行自由点评。记者查询发现,长沙南站3家餐饮店的页面下,均有旅客的点赞留言。

17日上午,长沙市卫生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餐食制作、配送过程进行了实时监督。据了解,卫生执法部门将对长沙南站的高铁网络订餐配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监督。形成有效机制后,今后将展开不定期抽查。“进入网上订餐平台的社会品牌,均需通过严格考查,铁路部门也对其资质、准入条件、餐食卫生等进行监督,后期会逐步引进更多优秀商家,为旅客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长沙南站党委副书记李镁铭介绍。

郑州站

“坐等”3分钟 炸鸡送到手

17日7点50分,在郑州东站三楼东南角的旅游集团12306互联网订餐配送中心,42名配送作业人员集结完毕。按照工作要求,2名分拣员站在接餐区和分餐区分拣餐食,其余配送人员在出餐区待命。

8点01分,配送中心配送人员通过实时查询订单信息,接到G1833(济南西至兰州西)次列车订餐订单,这是当天的第一个订单,旅客订购的是萧记三鲜烩面。在配送人员忙碌的时候,点了外卖的乘客只需“坐等”即可。“我早上8点30分在12306官网订了10点47分去新乡东的G534次列车,又订了40元的德克士餐食,发车3分钟后,一位女乘务员把我订的外卖送来了,炸鸡还是热的,品质也不错。”乘客杨女士称。

需要提醒的是,乘客需提前在火车抵达供餐火车站至少两个小时下单才行。比如,有乘客从济南西站到北京南站,如果想上车就有饭吃需要在济南西站开车前两小时下单,如果错过,就需要预定天津站的供餐,还是需要提前两个小时。

根据规定,从食品出锅到送到旅客手中,中间不能超过2小时。如何确保不耽误时间?记者在武汉火车站看到,商家会提前15分钟,将餐食送达火车站内的12306订餐配送中心。中心会有监督人员抽查食品安全,然后火车站送餐人员(两人一组)提前5分钟带餐到达站台,等候列车进站,与乘务员迅速交接,最后由乘务员将餐食送到旅客座位上。

如果火车晚点超过30分钟,车站配送中心会通过系统撤单,通知订餐人并退还餐费。如果晚点不超30分钟,配送中心首先会告知商家,由商家和旅客确认是否继续完成订餐。

综合 《湖南日报》 《郑州晚报》等

  • 编辑:兰剑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