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图 周航
2015年4月,“草莓残留乙草胺超标”事件,造成昌平区观光采摘游客骤降21万人次,损失人民币2683万元;辽宁东港市五一期间供应量直接暴跌至零;无人问津的草莓烂在地里,每亩损失约300斤。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从“问题草莓”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社会神经。谣言最可恶,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恐慌,也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此引起农产品销量骤降、价格下跌,对相关产业也造成了严重后果。科学是击破谣言的强大武器。近日,在2017全国食品宣传周农业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农业部对近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十大谣言进行了曝光,并加以解释澄清。如果您正在被这些谣言所迷惑,不妨来了解一下真相,从而在享受美食时不再糊里糊涂。
谣言一
香蕉浸泡不明液体
“香蕉浸泡不明液体,吃了有毒?”农业部专家证实不明液体实为低毒杀菌剂,是为了抑制香蕉有氧呼吸,利于远距离运输。
谣言二
又红又甜的西瓜
是被打了针
又红又甜的西瓜是被打了针?一难注射、二难扩散、三难食用,费时费工易腐烂,西瓜打针图个啥?实验证明,西瓜打针之后,口感酸涩、极易腐烂,这个夏天可以安心做个吃瓜群众。
谣言三
空心草莓用了激素
空心草莓是因为使用了激素?这种草莓还能吃吗?影响草莓空心的因素有很多(品种、水分和肥料的供给、过度成熟和使用膨大剂)。以空心为依据来判断是否是“激素草莓”并不科学。
谣言四
无籽葡萄
都是蘸了避孕药的
无籽葡萄都是蘸了避孕药的?果农都不吃!无籽葡萄分两种:一种是天然无种子的葡萄;另一种则是天然有种子的品种进行无核化栽培获得的葡萄。植物激素、动物激素差异大,激素二字不可怕。
谣言五
顶花带刺的黄瓜
是蘸了避孕药
时隔5年谣言再起,顶花带刺的黄瓜是蘸了避孕药?消费者避之不及。农业部门进行全面排查,黄瓜“蘸花”药水是允许食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非避孕药!
谣言六
蘑菇富含重金属
蘑菇富含重金属?佳肴还是毒药?食用的蘑菇多是人工无土栽培,不会吸附到土壤重金属。专家指出:市场上常见的大宗食用菌并不存在富集重金属的情况。
谣言七
猪肉里有钩虫,
“水煮不烂”、“油炸不熟”
网络传言:猪肉里有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专家粉碎谣言:没有“高温都煮不死”的寄生虫,猪肉里面长的“钩虫”实为肌肉组织。
谣言八
“速生鸡”是激素催大的
无鸡不成宴!然而,网络上流传的“速生鸡”却频繁刺激着消费者敏感的神经。45天出笼的白羽鸡,是激素催大的吗?白羽鸡之所以长得快,并非吃了激素,而是得益于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和科学的遗传选种技术。
谣言九
为了增重
出售注水的“针孔螃蟹”
网传:市面上无良商贩为了增重而将注过水的“针孔螃蟹”出售。现场试验证明,给大闸蟹注水,螃蟹极易死亡,赔本的买卖谁做?
谣言十
养殖黄鳝
是用避孕药喂大的
养殖黄鳝是用避孕药喂大的?这种黄鳝你敢吃吗?避孕药喂黄鳝,不仅不能促生长,而且会造成高达50%以上的死亡率,得不偿失。
汪亚 吴丁一
相关链接
“速生鸡”40多天出笼很正常
“速生鸡”的学名叫快大型白羽鸡,从名字上您就应该知道,它的特点就是长得大,长得快,而且羽毛是白的。这种鸡40多天出笼非常正常,完全不用激素催大。它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禽肉来源。以前在农村,一只鸡从孵出来到长大至少要半年,但是世界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肉鸡平均出笼时间在42-45天。德国、美国一些先进的农场已经实现33天出栏,而且这一切跟激素毫无关系。
其实“速成”的动物并不陌生,北京著名的烤鸭就是用42天出笼的填鸭呢!“速生鸡”的出现和现代良种选育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先进的饲养技术同样功不可没。在“速生鸡”的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使用不同的饲料,饮水、温湿度、光照等条件也有经过优化,让小鸡们快快成长。如果使用激素,小鸡的抵抗力就会下降,不但不会长得更快,反而体弱多病,对养殖户来讲岂不是得不偿失?
蘑菇富集重金属与生长土壤密切相关
有科研人员做过实验,测定蘑菇中的重金属含量,与该蘑菇生长的土壤中可溶性的重金属含量相比,发现某些种类的重金属浓度确实要高许多。这是因为,一些种类的蘑菇能产生一些特别的蛋白质,能与这些重金属离子结合,起到为自己解毒的作用。但蘑菇富集重金属只是蘑菇对不良生长环境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并不是蘑菇生长的必然结果。它们不是蘑菇生长的必需养分,对蘑菇的生长也没有促进作用。所以,在种植中,不会人为添加。
一般而言,野生蘑菇的生长条件不受监控,重金属含量往往要比人工栽培的高。所以,在土壤污染地区,不能随便吃野生的蘑菇。相比而言,人工养殖的蘑菇比较安全,因为它不接触污染的土壤,是长在棉籽壳、秸秆等制作的培养基上。根据目前各地检测结果来看,即使超标也要每天吃成公斤的干蘑菇才能产生实际危害,正常饮食并不用太担心。
专家建议健康人平均每天吃水发后的蘑菇不超过50克。需要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摄入量的慢性病人也建议控制在100克以内。
植物激素跟动物激素有很大差异
我们常见的巨峰葡萄,它本身是有种子的。但如果在葡萄盛花期及幼嫩果穗形成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进行处理,便可以抑制种子发育,但不影响果实长大,人们就能获得无籽的巨峰葡萄。还有一些葡萄品种,例如“京可晶”、“大粒红无核”等,由于其本身的变异,在授粉之后,受精胚囊很快停止发育,但果实本身可以产生激素,从而使得果实膨大发育为无籽果实。
既然无籽葡萄会用到赤霉素等植物激素,很多人就会担心了:植物激素会不会使孩子性早熟、不孕不育呢?其实,这个担心也完全是杞人忧天。植物激素没有雌激素、雄激素之分,它们也只作用于植物体,对动物体不起作用。
实际上,植物激素跟动物激素,它们的分子机构和作用机理都有很大差异。植物激素大多是小分子,而动物激素主要是大分子的蛋白质和多肽,两者的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理也完全不一样。动物激素只能对动物起作用,植物激素也只能对植物产生影响。而且,植物激素有很强的自限性。也就是,合理少量使用能促进果实生长,但是如果用多了,可能会适得其反,使果实畸形。所以,种植户一般也不会过量使用。薛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