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爱吃其实也爱喝,喝得是除了豆浆以外的,那就是人尽皆知的茶啦!喝茶不仅能降血脂降压还能起到减肥的功能,所以平时多跟老北京人学习一下,那么老北京人最钟爱的卖茶的小店有哪些呢?现在就给你吧京城最好的小店供出来!

门洞里的茶铺:北京老字号茶叶店:吴裕泰

吴裕泰茶庄原名吴裕泰茶栈,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已有一百二十余年的历史。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吴裕泰已经成为拥有220余家连锁店、一个茶叶加工配送中心、一个茶文化陈列馆、一个茶艺表演队和三个茶馆,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中型连锁经营企业,是京城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在国内同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
徽州歙县的吴老先生随从一位举人进京会试,出门时带了些茶叶,到了北京举人忙着应试,吴先生的空闲时间就多了起来,逐渐也和住地周围的北京人熟悉了起来。为感谢邻居对他们的照顾,他把从家里带来的茶叶送给了邻居。没想到,这些人喝过这些茶后赞不绝口,极力劝说吴先生摆个地摊卖茶叶。
数日后就在北新桥大街路东的一个大门洞里摆起了起了茶摊,没几天茶叶便销售一空。细心的吴先生发现在内城这满汉居住最密集的地方,无论贫富贵贱,人们有事没事都喜欢喝茶。举人落榜后要继续留在北京苦读,等待下科再考。他派吴先生回歙县老家替他取些银两,吴先生回到家乡,铆足了劲儿,尽其所能带回了大量的茶叶,正式开始了在北京的茶叶生意。
论起吴氏家族做起茶叶生意,北新桥大街路东的一个门洞(即“吴裕泰”现址)就是“吴裕泰”乃至整个吴氏企业的发祥地,是毫无争议的。据说这里原来是个破败的豪门府第的大门。就在这个没有门牌的大门洞内,吴家做起了茶叶生意,当时包装纸上只印刷有“北新桥路东大厅便是”的字样。吴家经过数年努力积累了一些银两,便把这个大门洞买下来,大门洞经过修缮,建成店铺门面,起用了字号。
老店换新颜
“十年动乱”期间,吴裕泰茶庄曾一度改名为红日茶庄。1985年,在建店98周年之际,又恢复了“吴裕泰茶庄”的老字号。1994年春,茶庄进行翻扩建改造,同年9月28日重张开店。扩建后的茶庄营业面积由过去的30平方米,增加到80平方米。1995年在茶庄旁开了“吴裕泰茶社”,茶社虽不是雍容华贵,却以其独有的清幽雅致,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
2005年吴裕泰是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它完成了体制改革,同时也是北京第一个改制一步到位改为股份公司的老字号。经过装修改造的吴裕泰各连锁店形象统一,风格一致,突出了古朴,典雅的灰、红搭配色彩,店面青砖灰瓦,红门迎客,绿色字号悬于门头之上 ,旁边英文衬托,既醒目,又明快,给人一目了然的深刻印象。
联系电话:84049766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交东小区4-17号
以茶会友,天长地久:老字号茶庄元长厚
森泰茶庄
森泰茶庄位于前门大街118号。原占地面积440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140平方米。该店是北京有名的一家老茶庄,是安徽钦县杞里村人王森泰(字复斋)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开办的。
森泰茶庄故事
安徽省自古以来就以种植茶叶文明于世。王森泰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种茶能手。他十几岁时,父亲就把他送到北京一家老乡开的茶庄里学徒。期满后,他离开茶庄做起茶叶的行商,经过几年盈利不错,此时前门外珠市口的南边路东一家商号要出倒铺底,王森泰就倒过来开设了森泰茶庄。
当初的森泰茶庄是木结构的两层小楼,雕梁画柱,绚丽秀雅,悬于门前的“森泰茶庄”牌匾,是清末翰林张海若所书。正堂内还挂有张大千的猛虎图,及出自张善子之手的春、夏、秋、冬四季彩屏和孔雀图行和霓虹灯(其经销的茶叶系孔雀商标)。
过去在北京经营茶叶者大都是安徽、福建两省人。在清代中期以前,方、张、汪、吴等安徽、福建四家茶商垄断着北京的茶叶市场。后来又出现了安徽王家,山东孟家,也就是北京六大家茶庄。方家开的是景隆、宝源、泰昌等茶庄;张家开的是鼎盛、源成、张玉元等茶庄;汪家开的是汪正大、汪裕兴、馨泰等茶庄;吴家开的是吴德泰、吴鼎裕等茶庄;王家开的是森泰、利泰、和泰茶庄等,孟家开的是鸿记茶庄。
森泰茶庄有专人常驻江南采办茶叶,在福建设有茶场窑茶,然后运京再来拼配。北京人大多数都喜欢喝茉莉花茶。而森泰茉莉花茶的特点是叶小色正汤清味醇,因此,深受四九城广大顾客的欢迎。
森泰茶庄开业后,每年农历清明节前就有专人去安徽采茶,货办齐运至福建。福建盛产茉莉花,要在福建薰茶。森泰在福建当地租房屋,雇佣工人加工薰制,先用火烘炒,第二道工序是人工用手搓卷茶叶,第三道工序将茶叶放在荫处晾晒,第四道工序还是上火炒,第五道工序再晒。经过这几道工序制出的叫“素茶”也称“茶坯”。一般茶商都是买这种素茶去自己薰制。而森泰不然,是自己炒晒素茶,再薰制。其法更细,更要手艺
森泰将薰制好的茶叶运至店中后,还要过粗细筛子分等级。一般用四种粗细不同的筛子将茶叶分成“高、中、次、碎末”4个等级。高、中等级的茶叶还需要不断地用鲜茉莉花提。森泰有人天天去北京南郊的南土冈--花乡买茉莉花,为薰好的茶叶换花提味。
森泰是以经营安徽的“大方”茶叶而创出名的。此茶产于黄山北峰。北峰地势高雾气重,故所产茶叶香气浓郁厚味绵长。那时北京人大都喝小叶茶,对“大方”不甚了解。为使其打开销路,一方面大力宣传此茶,让顾客先尝后买。该店聘请专门技术人员,精心加工此茶,并反复熏制六七次,终于制出了香味浓郁的大方茉莉花茶。受到了广大顾客的青眯。如京剧界名角金少山先生和李多奎先生都成为光顾此店的常客。因此,森泰茶庄的名气日上。
尽管北京人都喜欢饮茉莉花茶,其他品种茶叶销量有限,但森泰也都备货,品种齐全。像红茶、绿茶、紧压茶、乌龙茶和花茶等都有,高、中、低档茶叶齐全。平民百姓喝最便宜的满天星,森泰有;有钱人喝的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屯绿、白毫银针、普洱、武夷岩、祁红、滇红、茉莉花茶等十大名茶,森泰也有。森泰茶庄自从南方采办茶叶,成本低,他们既门市零售,又向同行业批发。森泰茶庄门市零售的各类各级茶叶,一方面重视茶叶的封严保味、店堂中的茶罐、茶箱随启开随盖盖;一方面卖小包茶时,每一小包放入一朵茉莉鲜花,以增茶叶香味。
该店除了做门市生意,还安排专人到各处的浴池、饭馆、旅店、剧场、小油盐店去推销小包茶叶让这些单位经销。该店安排专人负责包小包这项业务也很可观。
森泰茶庄卖的茶叶条叶小、匀整、泡出的茶汤呈淡黄色,香味浓持久。一般第一遍水无味,第二遍水出香味,可喝至第四遍。而且森泰茶庄的茶叶,无论花茶还是红绿茶比其他茶庄的都便宜一个等级。民国初年,森泰又在前门大街珠市口迤北开办第一个分号“利泰茶庄”,不久又在安定门大街开办第二分号“和泰茶庄”。此后,相继在崇文门外小市口开办第三个分号“广泰茶庄”,在京西蓝锭厂开办第个分号“万泰茶庄”。其声誉和生意盛极一时。
森泰茶庄在“七七事变”以前,买卖一直很好,这一时期是鼎盛时期。北平沦陷后,南北交通被阻,货源不畅,各种原茶价格不断上涨,使生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直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南北方恢复了交通。但不久内战爆发,南方货源又是时通时断,这是买卖依然不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南北交通无阻解决了货源问题,这时买卖又重新兴旺起来。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广大顾客喝茶的需求,森泰茶庄坚持以正宗安徽为原料,采取精心熏制,薄利多销的原则,并大力加工“小包装”,深受顾客欢迎,从此生意更加红火起来。
1956年,公司合营以后,茶叶由北京市茶叶公司统购包销了,配制茶叶由公司统一加工。“十年动乱”中店堂内名画洗劫一空,牌匾也被摘下并改名“春莉茶庄”。粉碎四人帮后,该店重新翻新翻修了门脸。1988年又恢复了老字号,并按张海若体复制了新的牌匾。
联系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前门大街118号
在茶中品味人生,在人生中锻造故事,在故事中回甘苦难,在苦难中成就最好的自我。其实喝茶就是一种人生,先甘后甜,我们的生活也正如此,所以爱茶之人,想要从茶中品出不一样的故事,就从卖茶人的本身出发吧!
“一元复始,源远流长、庄底雄厚”老字号茶庄元长厚正是引喻这三句话衍生而来的。自1912年建店,伴着茶香元长厚越来越醇厚有韵。100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元长厚的品牌,创造了元长厚的特色,续写了元长厚的文化。
元,乃第一之意,元长厚创史第一人孙焕文是河北人。旧时北京城开茶庄的均系南方人,以安徽人为代表,吴字号买卖居多。北方人开茶庄孙焕文当属第一人。孙氏为了把茶庄生意做好,在茶行中站稳脚跟,潜心研究茶叶技术,定下了一切货源必须从源头抓好的规矩,讲究做第一手生意。
在茶叶生产之季,实施监制、监测、监报三级管理制度。即:从源头抓质检,原料在进入生产环节之前一律送国家质检部门进行卫生、农残含量检测。生产中产品进入成品再次质检,不符合质量标准一律不得进入零售区域。进入销售的再次抽样送当地质检站进行检测备案,保证产品的生产百分之百合格率。自1993年成立元长厚茶叶加工厂,开始打造元长厚品牌,经过10年的开发、生产元长厚品牌茶已广为人知。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公司在南方选定了元长厚自家茶园,茶园产出的原料均为无污染、纯天然的产品。并且在当地加工、生产、制作,产品全部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元长厚历史上是第一次挂上了绿色招牌。
长,长之源远。元长厚创史于1912年在河北察哈尔特别区,原名叫永陆元茶庄。1930年迁址北平,坐落在宣武门内大街,实行前店后厂。自采、自制、自销,经营招数不断创新。以品味正、外形好、清新甘醇、香气鲜浓的小叶茶为茶庄特色。深受京城饮茶人的喜爱,生意兴旺,很快名声大振。到1953年元长厚已成为北京私营茶商15家大户之一。1956年公私合营,将宣内大街的吴鼎和、吴恒瑞、吴新长三家茶庄合并到元长厚。“文革”开始破四旧,老字号被摘了牌子,元长厚茶庄改为“首都茶庄”、“春岭茶庄”,成了破四旧的样板,茶庄的经营模式也有所改变,批发部进货,进什么买什么,逐渐失去特色。
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给老字号带来了生机,当时茶庄经理刘开道亲自登门求助中国著名书法家萧劳先生为元长厚题匾,萧老十分爱茶,于是,欣然提笔写下了“元长厚茶庄”五个大字,一周后一块金光闪闪的大匾悬挂在元长厚茶庄的门头,使老字号又重新恢复了它应有的光彩。
厚,待人厚道,老买卖人常讲,忠厚待人,童叟无欺,元长厚几十年长久不衰,其中秘密就是对顾客真诚、厚道,诚信于民,诚实无欺,这是元长厚传统经营的特色,在经营上,始终把顾客的口味,顾客的需求,作为经营目标,研究顾客饮茶的需求和口味变化,生产出茶口鲜,香气浓,经沏耐泡的元长厚优质低价品牌茶。
为了对得起顾客,元长厚也常出去购买茶样,回来品评对比看一看自己的差距,发现有质量差距的商品,坚决停售,目的是不让消费者吃亏,然后由老技师重新开单子,品评鉴定再加工生产,有些产品在加工生产中赚钱很少,但为了保证信誉,不赚钱也要保证质量,销售中遇到顾客提出意见,坚决改正。
几十年来元长厚坚持对新来的员工讲述元长厚历史文化,每个茶庄都设有便民座,开水,替客代邮,送货上门,茶庄定期举办饮茶咨询活动,请老技师现场解答,赠送饮茶知识手册,许多老顾客搬家后还定期回来买茶,还有专门回来串门的、探望老售货员的。宽厚待人,是元长厚生存之魂。以茶会友,天长地久。
联系电话:66126705
联系地址:西城区西四南大街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