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战火中的建春宫

  • 2017-01-04 00:00:00
  • 北京旅游网

在北京众多的皇家园林中,尤以金章宗完颜璟和清高宗乾隆时期营造的为最。他俩虽出身于北方少数民族,但均精通汉文化,喜欢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且水平很高。另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都十分喜欢游山玩水、营造园林。因此在北京周边京畿之地,建有多处皇家行宫、别苑。特别是金章宗在位期间,不但出现了流传至今的“燕京八景”,还出现了“西山八大水院”,即金章宗在西山建的八座行宫。金章宗时还开创了“寺庙兼有园林”的造园风格,故此有“西山园林皆章宗所造”之说。

金章宗完颜璟(公元1168-1208年)小字麻达葛,以生于金莲川麻达葛山命名。金世宗二十九年(1189年),世宗病逝,因完颜璟之父完颜允恭太子早卒,因此完颜璟以太孙之身份职继位。继位前曾被封金源郡王、原王、判大兴府事、尚书拓丞相。据《金史,本纪》载,金章宗善书法、知音律、雅尚汉文化。即位后,大兴郡学,提倡儒术,喜欢采用汉族礼仪服饰,鼓励女真族与汉族通婚,对促进民族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金章宗除在北京西山营造行宫园林外,史料记载其还在京城南建一行宫,名为建春宫。他曾至少七次到过建春宫“春水”。

《金史·本纪》载:“三年正春月己亥朔……巳未,以都南行宫名建春。甲子,至自春水。”“二月己巳朔,幸建春宫。”“甲申,至自建春宫”“二月乙丑,如建春宫春水。己巳还宫。”“辛未,如建春宫。”“戊寅,如建春宫。”“三年春正月辛未朔……庚辰,如建春宫。”

另外,《宋纪》也对金章宗建春宫春水有明确记载:“春,正月,乙亥朔, 日有食之。丙辰……金主如城南春水。”“乙未,金以都南行宫名建春宫。”“二月,己巳朔,金主如建春宫。”“乙亥,金主还宫,戊寅,仍如建春宫”。“三月……,乙亥,金主如建春宫。”“春正月……丙申,金主如春水”。

以上足以说明,金章宗在金中都(今北京)城南,建有一建春宫行宫,章宗经常来此行宫“春水”。

“春水”:金代把一年的狩猎活动分为“春水”和“秋山”两个系列,也是沿袭了辽代“春捺钵”畋猎活动。春水即春猎之水,秋山 即秋猎之山。因以春水秋山泛称所有春秋狩猎的地点,后来遂成为春畋秋猎的代名词。春水的主要活动内容即是于春夏之季在广阔的水沼之地放鹰鹘捕猎天鹅。

关于建春宫的具体方位,史料中缺乏详细的记载,仅言“金都以南行宫名建春宫”,但 究竟宫址具体在何处, 一直为研究金史的学者们所困扰。大家的见解也各不相同。现主要有安州说、广阳说和南海子说三种说法。

一说建春宫在安州(今河北省安新县南)。据《新安县志》载:由于金章宗爱妃李师儿的家乡在浑泥城,有时她会回家省亲。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改浑泥城为渥城县,隶属安州。为驻跸需要,在渥城西南建行宫,名“建春宫”。

据《金史》记载,安州确实是金代春水旧地。不过,到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 年),安州的春水围场就被废弃了,因为这一年金章宗用“安州边泊旧放围场地”来交换被金申王完颜匡侵占的百姓田地。(《金史·完颜匡传》载)

这说明, 章宗承安五年(1200年)以后, 安州已经不再是春水的场所。因此,不太可能在此后的泰和四年(1204年)再营造“建春宫”了。

二说建春宫在广阳(今大兴区天堂河)。(据《金史·地理志》载)据考证,广阳镇为金代城镇。位于庞各庄北偏东约四公里处。史料记载,金海陵王仿辽五都制度,定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另立“北京大定府”、“南京开封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四府。其中中都大兴府设十县一镇,这一镇便是“广阳镇”。因天堂河附近有“天宫院”地名,明代《宛署杂记》于“天宫院”下记云:“在(宛平)县南六十里,旧名史家庄,因金章宗驾幸本村大围举膳,改名。”据此,疑建春宫建于此。

三说建春宫在南海子东侧附近泽淀岸边。这一说法是根据《金史·本纪》中关于金章宗春水的有关记载而得出的。

《金史·本纪》:“二月乙丑,如建春宫春水。己巳,还宫…….(后二日)辛未,如建春宫……(后四日)乙亥,还宫……(后三日)戊寅,如建春宫。(后二日)庚辰,上谕点检司曰: ‘自蒲河至长河、细河以东,朕常所经行,宫为和买其地,令百姓耕之,仍免其租税。,(后四日)甲 申,还宫。(次日)乙酉,如建春宫。(后三日)戊子,还宫。(后十一日)三月……已亥,如建春宫。”

从以上记载中,可知金章宗赴中都城南春水,频繁来往于中都与建春宫之间。由于兴师动众,骚扰百姓、践踏庄稼的情况十分严重,致使沿途百姓怨声载道。因此,金章宗谕旨点检司,买下大片土地为官地,免税租给百姓耕种。另外,从上述记载中还可得知,金章宗赴建春宫春水,要“自蒲河至长河及细河以东,朕常所经行。”

据著名水利专家、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会长姚汉源在《元代以前的高梁河水利》一文中所论述,蒲河,即古菖蒲河(自积水潭至金水桥流向城东南);长河,即古高梁河南支下游段。(自前门箭楼前东南流经鲜鱼口、金鱼池、龙潭湖过护城河南流经大羊坊沟至马驹桥入凉水河);细河,即今凉水河水系河流演变而来(自莲花河至中都城内南流,再东南至马驹桥往东入潞河)。既然金章宗赴建春宫要经过这三条河,说明建春宫应建在这一方位上。据考证,上述三条古河流,最终汇入中都东南南海子以东的古“延芳淀”里。

另据《金史,章宗纪》记载:“明昌四年(1193年),二月戊戌朔,如春水……癸丑,猎于姚村淀。癸亥,至自春水。”这里所言及的“姚村淀”就是位于南海子东墙外的姚村,与《金史·本纪》中所记载的金章宗赴建春宫春水的方向位置基本吻合。也就是说,建春宫应建在离姚村淀不太远的地方。

南海子东墙外,现有两个姚村,一个位于南海子东北隅小红门旁边,另一个位于南海子东海墙辛屯角门外。这两处姚村,究竟哪一个是古姚村淀呢?经查阅资料,笔者认为辛屯角门外姚村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该姚村更靠近古延芳淀,且旁边还有古金盏淀、西淀、东淀等沼泽湖泊。另外,在姚汉源所著《元代以前的高梁河水利》一文和赵兴华所著 匕京园林史话》一书中,均把所研究的金代建春宫位置标绘在古延芳淀的西北隅,也正是南海子东海墙外辛屯的古姚村淀附近。

另据《元史。石抹明安传》记载:“乙亥(金贞佑三年)春正月,取通州……遂驻军于京南建春宫。”看来,元军在攻打金中都前, 已攻入通州,并占领了距通州不远的建春宫,又先后破金御史中丞李英、完颜合的援军,“尽俘其辎重,还屯建春宫”。即 打败了前来救援的李英完颜合的援军,缴获了大量的辎重,于是驻屯在建春宫。从此以后,历史上再也看不到有建春宫的文字记载。大多史学家均认为,建春宫可能当时已被元军焚毁。而南海子东海墙外姚村附近,正符合建春宫遗址的大致方位。

  • 编辑:张宁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