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城古八景

  • 2021-06-24 17:06:22
  • 吃喝玩乐白洋淀

容城故事·容城古八景

容城八景的传说始于战国,是分布在容城县境内的八处独具特色的景点。趣味性和传奇色彩颇浓。早年已不复存在,历代流传至今的只是人文故事。

古景之一 古城春意

位于容城县城北7.5公里。据《容城县志》载:“ 在城北十五里。土壤肥饶,草木暢茂,每春早发,比他地异。”

古城春意——龙光

荒城百折几经春,每际春回景物新。

民庶杂耕偏乐业,牛羊群牧岂忧贫。

花开红树闻啼鸟,柳折青枝赠远人。

喜阳和添气象,游歌来往挹香尘。 

古景之二 易水秋声

容城县境内的南拒马河,全长12公里, 发源于涞源县, 古称涞水或易水。此为南拒马河秋景。《容城县志》 载:“树本荫翠, 禾稼繁盛,暑退风清,水声嘹亮”。

易水秋声——李伸

壮士归秦后,滔滔水自流。

北来经故邑,南向渡雄州。 

鸿雁三更雨,蒹葭两岸秋,

西风同哽咽,疑诉昔人愁。

古景之三玉井甘泉

位于容城县城正南。唐高宗三年[652年],帝李治东巡,驻跸午方大寺,乐饮寺外井水,赐额“玉井甘泉”。据《容城县志》载:“在城南午方村。泉清水甘,回异他所,金宗驻跸,名曰甘泉。”

玉井甘泉——周伦

穴地通千尺,中心常自明。

曾消金主渴,雅称玉泉名。

利用元无极,仁功终有成。

愿言均此施,西海济苍生。

古景之四白沟晓渡

位于容城县城东15公里。当时高碑店市的白沟镇属容城县所辖。为当时的水陆码头,每日清晨,水运如织,一派繁忙景象。据《容城县志》载:“地当孔道,烟树苍茫,朝露未晞,竞渡绣错”。

白沟晓渡——李进光

绿杨堤畔早莺啼,客路长征望欲迷,

高舶渡头催棹急。皇华诸曲拥帆低。 

星疏月淡人呼钓,雨细风柔马踏泥。

倏忽伙高惊落叶,一声唉乃雁行西。

古景之五贤冢洄澜

位于容城县贾光乡沟市村的拒马河畔。相传:当年洪水泛滥,独先贤刘因之墓未冲毁。据《容城县志》载:“刘静修先生墓, 地拒马河南岸。河水冲决,地多圯坏,独此三面,萦洄无虞”。

贤冢洄澜——赵士林

极目苍岑外,惊涛荡里门。

地因神物护,道以先生尊。

元宋当时改,乾坤共墓存。

共知英爽异,风雨暗高原。

古景之六忠祠松雪

位于县城内金容中街北段。当年为祭祀先贤杨继盛所修。据《容城县志》 载:“在学宫东。堂庑严整,柏桧森然,每当风雪,清翠亭秀”。

忠祠松雪|——陈伯友

庙貌清幽倚碧岑,庭前松柏互森森。

一腔浩气还天地,寸念丹衷贯古今。

胡塞竟成市马计,明朝空费射狼心。

惟留遗像伏蜡在,愧杀奸雄骨已沉。

古景之七古篆摇风

位于县政府院内。“ 在明伦堂前。每遇微风,碑座摇动,尘埃徐出,见者惊异”。

古篆摇风|——江天宿

碑是何年建,秋风撼欲摇。

文章传左史,岁月记前朝。

鸟篆镌犹在,蜗蜒字半消。 

我来怀古迹,酒瀚兴愈饶。

 古景之八白塔鸦鸣 

 位于容城县城东侧,现已划入城区。据说:人立于塔侧拍手,即有鸟鸦的鸣叫声。应为塔身产生的回声或共鸣,但当时传之以神。该塔已毁于文革时期。据:《容城县志》载:“在城东白塔村。伫立塔下,拍手相击,鸦声即应,神异莫测”。 

白塔鸦鸣——江天宿

突兀悬平础,苕峣接太清。

七层连雁起,一角听鸦鸣。

岂是凌空韵,应知响梵声。

登临摩醉目,白塔独题名。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