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事北方佛教重镇,境内名寺古刹,星罗棋布,临济寺是其中之一,寺内澄灵塔为佛教临济宗创始人、唐代高僧义玄禅师的衣钵塔。它作为佛教临济宗的祖庭与发祥地,不仅是河北地区第一座对外开放的佛教寺院,更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临济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原址并不在城内,而是在正定城东南5华里的临济村,原名叫临济院。唐大中八年(854年),义玄禅师学成归来,在临济院做了住持,并在此创立了中国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堪称一代祖师。唐朝太尉墨君和为弘扬佛法,舍宅为寺,将临济寺从真定城外迁到城内。
澄灵塔是义玄禅师的衣钵塔,塔高30.47米,是一座砖仿木构密檐式塔。塔檐用绿色琉璃瓦装饰,远远望去像一位青衣少女,享亭玉立。因此,当地人又俗称“青塔”。
塔的平面为八角形,立于石砌的台基上。古塔下部的须弥座上雕刻着精美的奇花异草和三层仰莲。塔身第一层较高,四正面砖雕拱形假门,南门楣上嵌篆书石刻的匾额“唐临济惠照澄灵塔”,四侧面砖雕花棂假窗。第二层以上,层高逐减,密檐相接,各开间宽度也相应递减,形成协调的轮廓线。各层檐角悬挂风铎,微风吹过,叮当作响。
整座古塔轮廓柔和协调,造型稳重、清秀挺拔,梁思成先生赞誉:“这座青塔在正定四塔中为最小一个,但清晰秀丽,可算塔中上品。”2001年6月25日,澄灵塔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定之美,美在建筑,作为四塔之一的澄灵塔,它的古韵,见证着历史,见证着古城人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