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后边的豆腐池胡同 藏着北京中轴线上的龙尾之要

  • 2021-05-07 15:56:53
  • 北京传统文化联盟

继菜市口西片区、砖塔胡同片区、大栅栏片区之后,钟鼓楼周边的群众等来了腾退的消息,这也是中轴线沿线首个申请式退租项目。晨钟暮鼓,作为北京历史上重要的报时中心,钟鼓楼是北京古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钟楼、鼓楼,一北一南,一瘦一胖,一朴素一华丽,任凭时代变迁,如今虽已不再进行报时工作,却仍然保持着古香古色的建筑样式,巍然伫立在北京中轴线的一端。

值得一提的是,钟鼓楼一带还是北京城里胡同最密集、原住民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不少胡同都和钟鼓楼、北京中轴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上周咱们着重介绍了钟鼓楼附近以它们为名的几条胡同,其中的鼓楼西大街、旧鼓楼大街更是早在元代建都之初便已存在,钟楼湾胡同则是距离钟鼓楼最近的胡同。

其实,钟鼓楼附近的豆腐池胡同、草厂胡同、铃铛胡同等胡同街巷也藏着许多少为人知的故居、景点,和北京的中轴线、钟鼓楼有关。今天咱们先来讲讲豆腐池胡同。

钟鼓楼的正后方,过了钟楼湾胡同,与之正对的有座宏恩观,有“龙尾之要”之称。这座道观建于清末,但早在元代,这里曾是座佛教寺庙的旧址,名为千佛寺。明清两代,寺庙曾经过数次修缮,改名“清净寺”。

到清末光绪十三年(1887),慈禧太后跟前的近侍太监刘诚印来到这里,见“庙貌倾颓,美林尚存”,于是出资重修此庙。1893年,修缮完成后改名“宏恩观”,刘诚印为第一任住持,据传光绪皇帝还专为此观题了词。

地点如此特殊,住持如此有牌面,重修后宏恩观的规制轩昂,气势雄伟,规模自然也小不了。

据1936年的寺庙调查记录,当时的宏恩观拥有不动产房屋88间、附属房屋104间,还有222尊佛神像、250件礼器、9件法器以及石狮子、铁狮子各两座,观内还有松树、槐树18株。

于是,宏恩观便成为了附近百姓烧香礼拜的场所,另一方面,这里还曾是太监的养老之地。

紫禁城里的太监年老后,按律要出宫。一般来说,他们是要回原籍的,但回乡后大多会备受村民歧视,族中亲戚又不愿赡养。为了能有个养老之地,少数有权有钱的太监会出资修庙,并在其中设置太监养老用的房间。这样一来,太监们出宫后到寺庙中养老就成为不成文的规则。

到清末,很多寺庙因各种原因不再接受太监养老,只有北长街的万寿兴隆寺、鼓楼以北的宏恩寺、西郊蓝靛厂的立马关帝庙和西山大觉寺北的福顺寺等处还接纳太监进住。其中又以万寿兴隆寺和福顺寺人数最多。

1923年,末代皇帝溥仪见宫中太监偷盗成风,疑心建福宫的大火也是太监所致,一怒之下,下令将1000多名太监赶出紫禁城。而后在伪满洲国时期,相传溥仪性情暴躁、待人蛮横,又有很多太监逃回北京。在此期间,宏恩观一度成为他们的容身之所。

在《1936年北平市政府第一次寺庙总登记表》上,宏恩观便被标注为“太监道士庙”,据传当时观里还养着十多位老太监。

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神祠废存标准,决定废止的神庙中如太上老君、三官、吕祖、文昌等祠堂,许多道观改建为学校、机关、军营等。幸运的是,宏恩观因住有养老太监而免遭一劫。此后直到解放之初,据传观里还有几位老太监呢。

文革期间,观内神像、法器、匾额等被打砸清出,后被分给北京标准件二厂,成了厂房车间。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工厂迁出,宏恩观就成了住着200多人的职工大杂院。此后数年间,这里陆续入驻了菜市场、台球城等也是工厂为了效益不得已而为之。

曾经的宏恩观山门,西侧挨着钟楼菜市场,门口可见甜品的宣传画报,山门之内可见“台球厅”的字样。

2004年,一位痴迷北京四合院的文莱华裔建筑师Robin Foo看中了这间古刹,斥资数千万得到了宏恩观的土地使用权,开展保护性改造。

改造后的宏恩观,有临街小店、菜市场、台球厅、剧场、咖啡厅、茶馆、高端会所,还入驻了一家设计机构,甚至这里还接待

媒体报道显示,2010年11月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作为神秘嘉宾参与了一场在宏恩观举行的中国社会企业家的培训活动,并与他们进行了零距离的交流互动。

可以想象一下,这边门口挤满了外国保安,里面是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这里进行外事活动;而与之不远的菜市场里,前来买菜的大爷大妈在这里和小贩讨价还价;到晚上,隔壁的剧场聚集了一批地下摇滚爱好者,他们声嘶力竭,嬉笑怒骂;后面的高端会所里则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单看近百年的宏恩观,从太监的养老之所,到工厂厂房,再到菜市场、剧场、咖啡馆、茶馆、会所等杂糅的共同体,各式各样的人在这里来来去去,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或许就是北京的魅力。

2009年,宏恩观被东城区文委定位区级文物保护建筑。因其内菜市场等诸多用途存在安全隐患,2014年政协委员黄信阳提议尽快腾退和保护道教宏恩观。

宏恩观所在的胡同名为豆腐池胡同,形成于明代,最初称豆腐陈胡同,是因胡同里曾有一家陈姓豆腐坊,生意特别好,好到胡同都因他得名。到清代,乾隆时期胡同改名豆腐池胡同,不知何故。宣统时期,胡同以赵府街为界,西段称娘娘庙胡同,东段称豆腐池胡同。其中的娘娘庙指的就是咱们刚讲的宏恩观。

值得一提的是,在豆腐池9号的短暂十几天里,青年毛泽东和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再次相遇,开始了他们的恋情。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到李大钊任主任的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

今天主要介绍了钟鼓楼以北的豆腐池胡同,这里不仅有着北京中轴线上的“龙尾之要”——宏恩观,还有伟人毛泽东初次进京的落脚点、其恩师杨昌济的故居。关于北京中轴线,关于钟鼓楼,关于豆腐池胡同您还有哪些故事?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