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地铁,穿梭于这座城市时,地铁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早经司空见惯。今天我们随站停下,看看那些“地上”的景儿吧。
1、本次列车即将抵达安定门站
安定门建于明洪武初年,有城楼与箭楼,瓮城呈正方形。瓮城内有太上老君庙。1969年北京修建地铁,将安定门拆除。1978年12月在城门旧基上建成立交桥。从这一站的B口出来,步行10分钟就到了网红胡同之一——五道营胡同。
五道营胡同,明朝属崇教坊,称武德卫营。清朝属镶黄旗,称五道营,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小头条、小二条并入,改称五道营胡同,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胡同虽然不长,但却入驻了大大小小的服装店、手作店、书店、茶馆、餐厅、咖啡馆、小酒吧……这个比南锣鼓巷安静很多的小胡同,足够让你享受空闲时光。
集合摇滚和文艺,年轻文化和古老城市巧妙融合,店小,却注重格调,到这里逛逛吃吃感受惊喜吧!
2、下一站:雍和宫站
雍和宫地铁站因临近雍和宫而得名,在地铁站内的建筑风格上也能充分感受到浓郁的古建筑气息。
雍和宫站附近最著名的当属雍和宫,周围还有孔庙、国子监和地坛公园,可以满满的看上一天。
雍和宫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王府。这里曾是雍正的府邸,也是乾隆年少时成长之地,因有两位皇帝加持,在清代历史上享有尊崇地位,后改宮为庙,是藏地外最大的喇嘛庙。雍和宫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前部的七座建筑为昭泰门、钟楼、鼓楼、雍和门、雍和宫、讲经殿、密宗殿,呈现中国佛教寺院“七堂伽蓝”式标准布局。
整个寺院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的东西顺山楼,共有殿宇千余间,非常宏伟,值得一去!
从地铁D口出来,沿着雍和宫大街往南走,拐进西边的一条胡同,孔庙和国子监距离雍和宫很近,但是相比雍和宫,这里要幽静的多。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
孔庙是北京皇家“九坛八庙” 祭祀建筑之一,元明清三朝皇帝祭祀孔子专门场所。大成门外有乾隆石鼓和与之有关的两座清代石碑。中院的主要建筑为东西庑和13座御碑亭;后院崇圣祠独立成院,集合成北京孔庙完整的古建筑群体。
孔庙占地22000平方米,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前院东面有碑亭、神厨、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
国子监主体建筑经历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国子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3、地坛公园
地坛公园坐落在城北安定门外东北角,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的皇家坛庙,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
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4、列车即将到达:东直门站
东直门始建于元代,明初改建。元时称崇仁门,明洪武时称东直门,由城门、瓮城、箭楼、谯楼组成。1970年修建地铁时拆除,1980年在原地址建立交桥。
在东直门立交桥往北500米的路东,清水苑的住宅小区内,有“世界12大不可思议的博物馆”之一的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它修建在京城历史上第一座水厂东直门水厂原蒸汽机房旧址上。
1908年北京第一座自来水厂建起后,四九城的老百姓算是迎来了告别苦水的盼头。看惯了北京金碧辉煌的皇家建筑和灰墙灰瓦的小胡同后,到这里来看看,领略近代化工业遗迹,也是不错的选择。
5、列车即将到达:东四十条站
此站位于东城区东部。道路东四十条东起东四十条立交桥西侧,西至张自忠路东端,因在东四北大街东侧诸胡同中排列顺序为第十而得名。1953年修建下水道时将马路展宽,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甜水井并入,1979年东四十条立交桥建成后,东四十条成为通向城外的一条主要道路。
在东四十条站B口出来,一眼就能看见保利大厦的大楼,大厦的9层,就是保利艺术博物馆了。馆藏展示由青铜器和石刻像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珍品陈列”所展出的青铜器精品100余件,展现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独特魅力。
这里有“中国古代石刻造像精品陈列”的石刻精品40余件,展示公元5至8世纪的石刻造像,勾勒出巅峰时期中国佛教艺术的风采。
保利艺术博物馆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宗旨,积极抢救和保护流散在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展品绝大多数为集团从海外抢救而来,相当部分属于精品、绝品或孤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5、列车即将到达:朝阳门站
元代称齐化门。明正统年间改称朝阳门。门东向,与阜成门遥遥相对。旧时朝阳门有“粮门”之称,当年在城门洞北侧墙上镶砌一方刻有谷穗的石头,以作喻示。城楼高约三十五米,其瓮城面积、大小、长宽均与东直门相同。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朝阳门门洞内的石刻谷穗毁坏。解放后,为便利交通,将朝阳门拆除,修建立交桥。
距离朝阳门地铁站最近的就是堪称北京第一代胡同活化石史家胡同了,胡同24号院就是有名的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博物馆共设八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主题分别为史家历史、人艺摇篮、近代教育、时代记忆、胡同名人、怀旧生活、世纪新姿及古韵精魂;多功能厅主要作为文化沙龙、图书阅览以及社区居民开展教育文化活动的场所。
史家胡同博物馆虽身处胡同儿深处,面积不大,却极有老北京特色,游览一圈下来,像是看了一段有关故人、故园、故什的故事,想了解北京的胡同文化,来这就对了。
6、列车即将到达:建国门站
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本人占领北平,为兴建东郊的所谓工业区和西郊的“新北京”,在现建国门和复兴门的地方拆除了一段城墙成为豁口,当时并未顾及城门的建设,仅仅安装了简易的铁栏杆(一说铁门)。四十年代初,日伪当局曾拟议过新开豁口城门的名称,初定东豁口名“启明”,寓意“旭日启明”之意,但人们仍然叫这两处豁口为“豁子”。民国三十四年(1945)11月,改启明为建国门,但仍没有建正规城门。1969年兴建地铁时拆除建国门,1977年在原址上建立交桥。
建国门站G口出来,步行18分钟左右,就到了坐落在禄米仓胡同内,建成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因英宗赐名而得名的智化寺。
智化寺至今已经历了560余年的沧桑风雨,是新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保存完整的四进殿宇堪称目前北京市内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同时又是一座集造像、佛经、壁画、音乐等佛教艺术为一体的禅林净土。
好了,坐着地铁2号线游东城,到这里就结束了。意犹未尽的小伙伴们,过后再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