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明代军事要塞万全右卫城

  • 2020-06-29 15:09:36
  • 河北旅游

有京西第一卫之誉的万全右卫城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城北约15公里的万全镇。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筑土城,明永乐二年(1404年)置万全右卫所于此。明正统三年(1438年)用砖包砌城墙,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并增筑南关。城堡为菱形,占地0.78平方公里,东西长880.72米,南北宽880.4米,南、北二门,南为迎恩门,北为德胜门。

明万全右卫城为宣府镇上西路路城所在,参将驻地。处张家口西北翠屏山长城脚下,北依野狐岭,南濒洋河,扼坝上坝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万全右卫地境,西、北以明长城为界,南以洋河为界,东至今张家口市以东十几里处山区。作为辖张家口堡、膳房堡、新开口堡、新河口堡、洗马林堡。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裁改宣府镇及所属厅、卫,置宣化府,将万全右卫及所辖五堡改置为万全县,右卫城遂成县治所在,正式称万全城。

万全右卫城,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城堡古建筑。城内原有玉皇阁、城隍庙、关帝庙、西大寺等,各类建筑井然有序。

明永乐元年(1403年)在德胜口始筑右卫城,取名德胜口堡。永乐二年(1404年)右卫治所正式移至右卫城(今万全城)。明宣德五年(1430年),明王朝于今宣化置地方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万全都指挥使司”,以统辖京师西、北各卫所,右卫由改称“万全右卫”。明永乐二年(1404年),德胜口南建德胜驿及五处驿传站铺,以备传递信息。一直到明末清初,万全左、右卫始终是宣府镇西路的战略支撑。

明万全右卫城为宣府镇上西路路城所在,参将驻地。处张家口西北翠屏山长城脚下,北依野狐岭,南濒洋河,扼坝上坝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万全右卫地境,西、北以明长城为界,南以洋河为界,东至今张家口市以东十几里处山区。作为辖张家口堡、膳房堡、新开口堡、新河口堡、洗马林堡。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裁改宣府镇及所属厅、卫,置宣化府,将万全右卫及所辖五堡改置为万全县,右卫城遂成县治所在,正式称万全城。

万全镇原是万全县的县府所在地,1983年7月1日县政府迁到了今天位于110国道边上的孔家庄。今天的万全镇所在地,也即是明朝时的万全右卫城所在地,万历期间属宣府镇上西路所辖。曾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

相传开始,这座扼守“天险”的城池准备建于现今坝上张北一带,后觉得在坝上建城,背关隘固守,并非十分安全,于是文武众臣一致认定,改建于坝下方为扼守“长驱直捣控幽燕”天险方为万全之策,这就是“万全”城名的来历。万全右卫城本德胜口之故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筑土城,明永乐二年(1404年)将万全右卫治所移置右卫城,明正统三年(1438年)用砖包砌,因年久砖多损坏,万历二十七年复议砖包,并增筑南关。

万全右卫城坐设平川,东北面河,西南平坦,东南抵宣府。此黠虏昔年必犯之冲,故虽设守备,仍置参将,管粮饷则专设同知一员。除援兵之外,守备领官军一千四百员名,马二百四十五匹,分边沿长三十一里零,边墩二十五座,火路墩五十七座。边内侧镇河、平夷等台俱为极冲。边外侧庄窠沟等一带,大成倘不浪等部落驻牧。未款前,锋镝之患无岁无之。款后军民虽稍息肩,但因密迩张家市口,虏情叵测,要求此堡也要加强戒备之。

万全右卫城是至今为止,是张家口保存较好的一座城堡,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拍摄的古城镜头就是取之于万全右卫古城。万全右卫城除了战火留下的损坏外,几乎没有遭到过多的人为的拆毁,尤其是解放以后,当其他各堡残遭毁损之时,万全右卫城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过东墙的东南角楼墙台,顺着南墙向西而行,这一段城墙脱落的城砖曾经修补过,砖墙整体保存较好。南门翁城的东墙上开设的券门洞尚存,但翁城其他几面已残塌,翁城上的南门洞和西门洞也随着消失。过南门继续向有一片建筑挡住了去路。城的西墙也保存较好,远远地看过砖墙基本尚在。西墙与东墙一样,也有一个大豁口,这个豁口据说也是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攻城时炸开的。

万全右卫城的南、北券门洞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南券洞门楣上有“迎恩门”石匾,北门洞门楣上也有一块石匾,但字迹已模糊不清,据说为“德胜门”三字。据介绍南门名曰“迎恩门”,据说是升官、娶亲、敬神的吉祥之门;北门为“得胜门”,是城隍一年两度出府,送殡扫墓,处决犯人,为凶险之门。

相传,朝廷在议定万全卫城地址时,曾选定坝上兴和(今张北)一带。后有大臣提出异议,坝上筑城,无险可守,乃兵家所忌。于是文武众臣一致认定,城堡建于坝下得胜口处方为“背枕长垣,面临洋水,左挹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的“万全之策”。这就是“万全”卫城名的来历。

整个城堡坐北朝南,由于受地形限制(紧靠城东河),偏西约20度。城西南角和东北角内缩,略显菱形。根据民国《县志》记载:“此城周长六里三十步,高三丈六尺”。经实测城墙东西长880.4米,南北深880.7米,周长3522.2米,高12米。城墙底宽四丈五尺,顶宽一丈七尺。城墙马道铺设一层青砖,以防雨水渗漏。

这座古城建筑很有讲究,有轿子城之说:它不开东、西门(据说是便于防守),只开南、北门。东、西留有二个无门翼城,似为轿子的二个耳窗。城外有二条自然形成的护城河象二根轿杆。城堡中央有高于城墙的玉皇阁,宛如轿城的轿顶。远眺近瞧,都十分壮观精巧。整个城墙基本保存完好,仅北墙有部分坍塌,是全省保存最完整,砌筑工艺精湛的古城,也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卫城。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