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纵贯沧州市青县南北,全长45.7公里,该段大运河主要的文化遗产有周官屯穿运枢纽、青县铁路给水所、马厂炮台等。在历史上,这里是水运交通的要道,运河两岸商贾云集,百业俱兴。
大运河是沿岸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亿万生民生于斯、长于斯、劳作于斯、逝去于斯,无数喜怒哀乐,不尽悲欢离合,运河脉脉流淌无言。
青县在加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境内河网密布,水茂丰足的优势,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程,突出抓好“截、清、治、管”四个方面,水面河流实现了“水丰、水清、水美、水活”。同时,以水为韵,借水造景,大力推进“水文化”景观建设,实现“蓝天、碧水、绿地”相互融合,做足“水”文章,让青县旅游文化形象更加灵动多姿。
青县流河镇,是中国“京作”红木家具发祥地,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自南洋带回珍贵木材,于江苏下港后转船由京杭大运河至青县流河驿下船,经当地初加工后再转船由通州河运至北京宫廷御用监。自此,青县保留了宫廷御用红木家具的工艺技艺和历史文化。目前,青县从事古典家具生产销售的村落达到58个,在县外有销售机构的企业达到154家,辐射京津沪等全国16个大中城市和地区。青县已经成为拥有包含周边4000余家红木家具经营加工企业及商户的北方最大的红木产业集散地,被评为中国红木家具之乡,“中国运河古家具文化之都”。
“盘古”牺牲自己,造福人类的精神品质在青县代代相传,盘古文化也已经成为青县历史文明、灿烂文化的象征。如今这里新复建的盘古寺,也已经成为青县文化旅游的新标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盘古庙会热闹非凡,盘古寺外万亩梨园,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拜人祖、逛庙会、赏梨花,可谓“十里繁花圣白如雪,映落春霞;京津鲁冀宾客齐至,共览芳华”。
青县也是一座“尚武之城”,青县武术历史悠久,迷踪、八极、通臂、形意等门类众多,涌现出刘连俊等一批武术名宿。近年来,青县以国际八极拳训练基地和盘古文武学校为依托,把继承、发展、弘扬青县武术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校园标准化、国际化、规范化建设,促进武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青县选手频频亮相国际武术比赛,多项大奖收入囊中,不少洋弟子慕名而来,追寻功夫梦。
青县地处冀中平原,著名的青沧战役曾在这里打响。1947年6月12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晋察冀野战军和渤海一军分区部队由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政委罗瑞卿亲自指挥,历时两夜一日,共歼敌1.3万多人,解放了青县、沧县等广大地区,控制了津浦铁路80余公里,使冀中和渤海的解放区连成一片,完成了党中央进一步歼灭天津残敌,进而断敌南逃退路的战略部署。如今,在青县革命家庭后代还会将红色革命故事宣讲到学校,县内部分革命老区还建立起革命纪念馆和红色纪念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