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区寺庙大全

  • 2020-06-05 10:52:01
  • 北京本地宝

石景山:八大处

八大处位于北京西郊的翠微山、卢师山和平坡山之间,三峰之间的参天古树掩映古刹8座,人称“西山八大处”。有“三山八刹十二景”之称,是京西著名的旅游、疗养、避暑胜地。八大处公园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宜人的佛教寺庙园林,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南麓,方园三百三十二公顷,最高处海拔四百六十四米,是建国后北京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翠微山、平坡山、卢师山形同座椅,万木葱茏;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错落镶嵌于重峦幽谷之中,古木与奇石相依、御碑与宝塔相映。园中八座古刹最早建于隋末唐初,历经宋元明清历代修建而成。其中灵光、长安、大悲、香界、证果五寺均为皇帝敕建。尤其是佛牙舍利塔,因供奉一颗佛祖灵牙舍利而驰名中外。

春山杏林、水谷流泉,深秋红叶、层峦晴雪等十二胜景四时多致,催人遐思。以古松时花相谐而成的“百卉园”,以飞流瀑布、山涧小溪、平湖叠水造就的“映翠湖”;以黄栌、火炬为主的深秋红叶更是凭添了诸多新趣。公园四季景色迷人,山野风光秀丽。每年9、10月间举行的八大处游山会,登高赏秋观红叶的游客日达万人。

古人即赞曰“三山如华屋,八刹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则如屋外花园”又有云“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处之美在于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过于西山诸胜”。

八大处公园冬季山暖风和,夏季凉爽宜人。土质肥沃、植被丰富。其中乔木就有八十余种,四十余万株,名贵古树十八种,五百九十株,长安寺的白皮松;灵光寺的七叶树;大悲寺的银杏树;证果寺的黄连木等树龄都在六百年以上,仍树状丰满,树形奇美。黄栌、火炬、元宝枫等红叶树近十四万株,秋霜过后,层林尽染,满山流丹。

八十年代末公园水体景区“映翠湖”,九十年代初克来明架空缆车、富斯特高山滑道先后通车;之后,纯大木做法的古建牌楼和山门相继落成。十年改革发展,八大处已今非昔比,一越成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公园。新世纪到来之即,公园又新建冲天太空舱,会议中心等,引入吃住行、休娱健一体化服务的新观念。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各种需求,八大处公园已成为京城最近的休闲娱乐场所之一。

门票价格:

1)公园门票: 10元/成人  5元/学生

全天候月票:20元    晨练月票:10元

娱乐项目: 索道:20元,滑道:40元,索滑道套票55元,溜索:30元。

2)优惠票价:

(1) 离休人员凭证、1.2米以下儿童免票。 

交通指南:从动物园乘347路公交车可达;从北京游乐圆乘958直达;或乘地铁到玉泉路换389也可。

苹果园地铁乘972、965、311路 动物园乘347路玉泉路地铁乘389路西道口乘622路。

石景山:承恩寺

承恩寺在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东部。创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占地约30亩。

承恩寺共计四进院落。寺之东部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殿、后殿。大殿两侧有配殿、厢房数十间。院墙四周有瞭望更楼,为 明、清寺庙所罕见。寺内尚有明碑2座。一为皇上敕谕碑, 明正德八年(1513)立;一为吏部尚书李东阳撰记,正德十年(1515)立。天王殿四铺壁画各绘一腾龙,反映明代壁画艺术的多种风格,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石景山区保护文物。

交通指南:乘311路车到模式口站下车向西,或乘336路车到首钢小区站下车向东

石景山:双泉寺

双泉寺位于石景山区黑石头乡。明改称香盘寺。寺庙始建年代不详。至迟在金代中期便已建成。因寺右有双泉,故名。

双泉寺北并建有一座祈福宝塔。距寺数百米,尚有双泉桥一座。清代光绪年间重修,并易名万善桥。遗迹有清碑二方,塔铭一块,石佛造像两尊,万善桥一座。

交通指南:乘地铁到苹果园,换乘336路车到黑石头站下车,乘小巴沿黑陈路向东北

石景山:皇姑寺

皇姑寺位于石景山区西黄村。

皇姑寺始建于明天顺初年,初称顺天保明寺,寺有天顺六年(1462)铸造的铜钟。嘉靖十二年(1533)将天顺六年(1470)的铜钟重新翻铸,现存大钟寺。明万历元年(1573),慈圣皇太后又率众捐一口铜钟。清康熙十六年至五十年之间,皇姑寺毁于火。康熙五十年(1711)重建。康熙皇帝御制碑文,以纪其事,同时易名显应寺。

现存皇姑寺是康熙重修时的规模。寺庙坐北朝南,山门、天王殿已无存。第二进院落观音殿,第三进院落老祖殿。第四进院落药师阁无存,西配殿尚存。

交通指南:石景山区西黄村

石景山:慈善寺

慈善寺位于石景山区天台山。慈善寺座落在天台之上,故又称天台寺。慈善寺始建年代不详,据考证该寺最迟在清初已成庙。

慈善寺分中、东、西三路,以西路的大悲殿为主,大悲殿三楹,正中供金漆木雕观音像,两旁有碧霞元君等八尊塑像,这种佛、道两家共进一堂的殿宇,在京郊不多见。

南山坡有座藏式塔,高约10米,传为魔王和尚衣钵塔。每年三月十五日,为魔王和尚成道之期,慈善寺开庙三日,堪称京西香火极盛之寺。慈善寺殿堂基本完好,但大部分塑像被毁。寺内外石刻众多,以冯玉祥将军留下的石刻最为引人注目。有“勤俭为宝”、“真吃苦”、“耕读”、“淡泊”等楷书大字,前7字3尺见方,后4字2尺见方,镌刻在山门外东山坡和寺后北山坡上。在“耕读”、“淡泊”附近,尚有从《周易》摘录的“八卦谦”200余字,每字半尺见方。

门票价格:成人8元,学生4元

交通指南:慈善寺位石景山区潭峪村东北天泰山,从阜城门(或苹果园地铁)乘336;北京西站乘747路到五里坨站下,往东约5里路,步行约40分钟,租小三轮也行。有路标。

石景山:法海寺

法海寺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囗东北约两公里的翠微山麓,其地山谷幽静,景色宜人,峰峦绵亘,松林葱郁。当走近法海寺时,有一座拱形小石桥,青石券洞上镌刻着“四柏一孔桥”五个字。传说此桥为明代所造。每当夏季来临,清洌泉水汇成小溪,潺潺流经桥底;周围苍松巨柏又给这座古老寺庙增添勃勃生机。尤其是模式囗桥头的古柏,法海寺门前的脱皮巨柏,寺内石墙上长出的奇柏,寺後古藤互生的柏林,寺西的山谷翠柏,寺东的天然长廊柏,无不铁骨铮铮,形成令人振奋的柏画林涛。

法海寺坐北朝南,由南往北顺山势而建,主要建筑分别设置在三级平台上。第一级平台有山门殿,第二级平台有四大天王殿,第三级平台是大雄宝殿,环宝殿东西南三面是迥廊式祖师堂。法海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今存山门殿仍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四壁立障曰板,拱形券门,斜格木棂窗,前後挑檐雄伟宏大,歇山顶覆以黄琉璃瓦。山门殿後是一东西横向长方形院落。正中设数十级台阶,通向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该寺西北有“西庙”,庙内以龙泉闻名,曾为法海寺之水源。寺东不足一里的石质山坡上,有一百多万年前形成的大片冰川擦痕,对研究我国冰川学以及地质分期、古生物分布和猿人生活环境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法海寺主要闻名於寺内的壁画,经过五百多年漫长岁月,法海寺大雄宝殿的六面墙上,至今完整地保留着九幅极其精美的明代壁画。壁画分布在大雄宝殿北墙门的两侧、中佛像座龛背後和十八罗汉身後两面山墙上,壁面积达236.7平方米。专家们一致认为,在我国现存明代壁画中,从壁画艺术、规模、完整程度和壁画制作工艺、绘画技巧、人物造型及用金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论证,法海寺壁画堪称我国明代壁画之最。

最为珍贵的壁画要算北墙门两侧所绘《礼佛护法图》。该图由帝后、天龙八部和众鬼神组成浩浩荡荡的礼佛护法行列。两幅画共有人物35人,三五成组互相呼应,人物服饰华丽,仪表庄重温雅,色泽艳丽而浓厚。

全殿九幅壁画共绘人物77个,既有男女老幼,又有神佛鬼怪,且姿态各异,神情不一。有说法和坐禅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行进的,还有冉冉飞舞的。所绘人物、禽兽、神怪和草木等,不仅形象真实美好,而且生意盎然,和谐明快,组成了一幅幅或清新明净、或庄严肃穆的佛国仙境画面。

门票价格:20元

交通指南:

1:乘地铁至苹果园站下车,换乘311路公共汽车在模式口站下车。

2:乘336路车到首钢小区站下车向东

石景山:贤良寺塔院

贤良寺塔院位于石景山区翠微山虎头峰下、八大处长安寺以南半里许。贤良寺旧在东安门外帅府胡同,雍正十二年(1734)建,寺庙所在地原是雍正的弟弟怡亲王府。怡亲王死后,改建为佛教庙宇。乾隆十二年(1747),迁建贤良寺于冰盏胡同。

贤良寺赐地在虎头峰下。塔院原有两处,当地俗称东、西塔院。现存东塔院。东塔院有2塔, 民国元年秋落成。东边一塔高约7米,为吕和尚之塔;西边一塔高约8米,塔刹已失,为明公和尚之塔。二塔坐北朝南,东西排列,均为藏式塔。塔院以东,有座完整的四合院。名曰贤良堂。

交通指南:地铁玉泉路站乘389路车,或动物园乘347路车到八大处站下车。

石景山:姚家寺塔

姚家寺塔位于石景山区卢师山八大处证果寺以东l公里。塔高约10米。为八棱七级,塔旁为汉萍禅师墓。姚家寺即圣水寺,或曰胜水禅林。因该寺水井水质纯正,而得名。

交通指南:石景山区卢师山八大处证果寺以东l公里

  

  • 编辑:刘瑞莹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