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道历史博物馆】洋房的千姿百态

  • 2019-11-23 11:16:13
  • 天津市五大道历史博物馆

【五大道历史博物馆】洋房的千姿百态

天津在1860年以后,在住房方面也出现了洋楼。这些房屋,最初是用中国的砖木材料,用印度、香港的建房设计及施工技术,房内既无取暖设备;屋顶也仅铺设一层马口铁。春夏建成,到冬天,西北风一刮,像高林洋行的屋顶便飘然而下,室内也无法生炉火。

戈登堂

天津第一座大洋房属于颠地洋行,后来成为最早的英国驻津领事馆。到1886年,狄生和斯塔塞夫建筑了八座两层楼房,还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以后,渐渐出现“本地造的外国房子”,楼房结构是外国式的,而立面装饰采用天津砖雕,如德璀琳大楼、紫竹林教堂、义品大楼。这种近代建筑,为天津所特有,已成为这一时期标志。

达文士楼

其实最能代表天津西式民居房屋的,是五大道地区的小洋楼。这是1900年以后,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互相冲突、撞击、交流、融合的结果。1860年以后,天津出现了英、法、美三国租界,小洋楼的形貌千姿百态。

金梁旧居

而在城市建房时严格掌握设计图纸不得重复使用原则,使小洋楼的风格各呈面貌,千差万别。既有古典主义风格,也有二十世纪初的摩登主义,更有一些古为今用、全方相参的的建筑,还有满现代折衷主义风貌,以至英国中世纪城堡式与中国天津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物,如戈登堂、天津海关邮局。

疙瘩楼

如今在天津,即可见到希腊古典复兴式、英国城堡式、乡村式、日耳曼式、法兰西式、意大利式、日本式、俄罗斯式,各具风情,五花八门,古今融合,中外融合,产生特异效果的建筑物。这些洋房的设计师在当年既有英国人、法国人,也有意国及瑞士人。天津的小洋楼是近代世界建筑精华的表现物。

颜惠庆旧居

难得的是,小洋楼的建筑,多在1901年到1941年建成。其间,正是中国政坛风云变幻,各种政治、军事、经济的头面人物此起彼浮,翻云覆雨的时代,因此,在台上时,在天津置房产、私宅;下台后,又回到天津做寓公。津京近在密迩,当时也有“北京是前台,天津是后台”的说法,可以伺机随时俯仰上下。天津的房屋土地经营,在近代天津,形成了产业。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民园广场游客服务中心 二楼(主馆)

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民园大楼甲一门(名人印象馆)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32号津利华大酒店(津派文化博览馆)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45号(五大道艺术馆)

营业时间:9:00—17:00

  • 编辑:罗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