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石金刚唐代雕刻的南皮石金刚坐落在南皮县城北角,共两尊,每尊由一块青石雕成,总高2.96米,雕工精致,造型雄伟,为古石雕艺术珍品,是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这两尊雕像立在金刚亭内,东西相向而立,身披铠甲,形如武将,怒目而视。东像双手合十胸前,两臂托锏,西像两手扶锏杵地。
石金刚所在的地方,原为兴化寺,兴化寺为明朝所建。据传,在建兴化寺的时候,从寺前水坑中挖得两尊石金刚,置于兴化寺山门之内,后因兵燹,寺宇倒塌,仅存下石金刚。据县志载:“识者以艺术考之,为唐代所造。”1964年南皮县重修金刚亭,亭三面环水,池岸柳树成荫,环境清幽,石金刚置于亭中,以供观赏。
关于南皮石金刚的传说在南皮十字街北大慈阁坑塘中,石金刚共两尊,都是披铠甲,手拿兵刃,一东一西站着,挺威武的。听老辈人传说,这两尊石金刚可是有番来历的!早先,大慈阁坑塘有一座大寺院,名叫兴化寺。寺中供着观音,文殊两位菩萨。这两位菩萨可灵验了,谁家有个病有个癖的,来这里求求准好。所以,每天上香还愿的特别多。兴化寺山门前有一个大池塘,方圆足有半里。塘里遍是荷花,红鲤白鲢,成群成队。每到夏天,你就看吧,花红叶绿,十里飘香,别提多美了,简直比王母娘娘瑶池不在以下!有人看见,天上的仙女还来这里洗过澡呢!这事儿不大把准儿,不过有一件事倒是真的。至今南皮城里上年纪的人都知道。每天黑下,到了鸡不叫,狗不咬的时候,池塘中间就冒出一座金光闪闪的大庄院。紧接着便出来抬轿的,骑马的,吹吹打打好不热闹。人们说这是南皮城的风水,要不怎么能出状元张之万,宰相张之洞呢!话说有一年,也不知从哪里来了个大蛇精。这条蛇别提多长了,身子盘在西关老槐树上,脑袋能喝到大慈阁池塘的水。这家伙一来就相中了这个池塘,白天藏在水底下,黑下出来兴风作浪祸害人畜。这蛇精道行挺大,会叫水,有时候发来大水,整村整村的淹,老百姓可给糟害苦了。这可怎么办呢?大伙都来兴化寺求菩萨保佑。观音菩萨见蛇精这么可恶,慈悲大发,真还管了这件事。就派了她的两个金刚下凡除妖。有一天黑下,大蛇精攒足了劲头又出来祸害人畜。刚一露头,只听一声霹雳,两位金刚手拿宝锏跳落人间。这蛇精道行也不小,尾巴一搅,立即变成了一个小伙子。摘下护身金刀,跟两位金刚交起手来。这一下你就看吧,那可是棋逢了对手,将遇了良才。你能耐大,我比你能耐还大。你会呼风,我会唤雨,你能拘雹子,我能叫来雷。噼哩哩,啪啦啦,各使神通,从水里打到天上,又从天上打到水里。两位金刚武艺高强,这蛇精也不含糊,二打一,竟然一时半会儿难占上风。三人打了一合又一合,也不知打了多少个回合,蛇精渐渐就不行了,被二金刚一人一锏,截了三截子。光那血就流了半池塘,水全成了红的。杀死了大蛇精,两位金刚也累坏了,就倚在兴化寺的南墙上歇息。就在这个时候,鸡叫了三遍。二金刚叫声“苦”,回不去了,一下子变成了石头人。老百姓之恩不忘,就捐献了不少钱,在兴化寺的南边修了一座金刚亭,把这两尊天神金刚抬了进去,年年享受香火,岁岁接受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