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清西陵都不陌生,但对于这座火焰牌楼,大家是不是有点眼生呢?
在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清西陵的门户当属大红门,进入大红门也就进入了陵区。其实,在大红门东南约5公里处的大雁桥村矗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石牌楼,也就是上图的火焰牌楼,才是真正的清西陵的第一道门户。是什么把我吸引到了这座壮丽精美的火焰牌楼呢?
端午节的最后一天,天气闷热异常,在吃完中午饭后,百无聊赖的我和家人驱车来到易县云蒙山后山,爬山探访太宁寺村双塔庵双塔。
双塔庵双塔,又称太宁寺双塔,位于清西陵西部西陵镇太宁寺村西北1.5公里处的云蒙山半山腰,现存双塔均为金代建筑,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知大家看到上图中半山腰的双塔了吗?南塔为一座覆钵式塔,北塔为一座密檐式塔,均高高耸立在悬崖峭壁之上。云蒙山为清西陵的西靠山,处于主陵区西侧,因为山中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端午节的云蒙山峰峦叠嶂,云蒸雾霭,植被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将车停在山脚下就已感觉到一丝丝凉爽。
拾阶而上,但见山体挺拔,北方高山的雄浑直面扑来,在大自然面前,瞬间感到自己的渺小。天空下起了小雨,但丝毫未影响我们的心情,这时的山更青了,树更绿了。半山腰一股清泉从石缝间流出,串珠如练,手捧一口,清凉沁脾。雨越下越大,把没带伞的我们浇了个湿透,不得已,停止向上的脚步,还未到达双塔只能半途而返,遗憾了!
从山上下来时间尚早,车返西陵后,一丝雨也没下。云蒙山独特的地形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一股云彩一股雨也很有意思吧,天气倒是凉爽了不少。清西陵的景点,不管收费的还是不收费的,除了实在不让参观的,几乎都走遍了。路过昌西陵,看到正在维修,就在停车场小憩,顺便在四周走一走。驻足在西陵全景图前,让我注意到右下角有一座牌楼,紧紧锁住清西陵的咽喉,遂决定和家人一起寻访这座火焰牌楼。
顺手机导航我们经过一个叫东旮旯的小村庄,过张石高速地道桥,来到位于高速南侧的大雁桥村。从西陵南侧的小水泥路坑坑洼洼,附近还有一个施工料场,迎面而过的大卡车带起的尘土四处飞扬,幸亏一个骑摩托车的小哥直接带我们来到了火焰牌楼,多谢啦!
这座火焰牌楼,又称火焰牌坊,位于清西陵的最南端,清代皇族安葬西陵及君臣祭祀,都由此门而入。可以说,进了火焰牌楼,就算进入清西陵了。为什么叫火焰牌楼,大家看看三门中间的火焰宝珠就知道了~
大雁桥村隶属易县高村镇,火焰牌楼就位于村东入村处,此地原名神石山,其实也就是一个丘陵的小山坡。说实在话,从清西陵大红门、石牌坊及七孔石桥到火焰牌楼这么远的距离内,无其他附属建筑,这座牌楼为何建得离清西陵这么远呢?是风水的需要,还是交通的原因?让人很是纳闷,还希望大家帮忙解答哟
火焰牌楼通体汉白玉质地,三门四柱,体量巨大,雕刻精美。牌楼高6.60米,面阔18.66米,宽7.74米。四根石柱顶端各置蹲龙(望天吼)一尊,两两相对,各重达1.5吨。三间牌楼中间置火焰宝珠,每个火焰珠重达3吨。牌楼侧立面,立有世界遗产碑。牌楼高高屹立在田野之间,周边已加防护网并安装摄像头予以保护。几只小鸟飞到了蹲龙及火焰宝珠之上,为我们的探访之行增加了些许趣味。
火焰牌楼作为清西陵的单体附属建筑,历经近三百年历史沧桑,仍不失古朴典雅,高贵大气,傲然屹立于清西陵南大门,为清西陵静静地看守。无疑,它也是孤独的,寂寞的。
此座牌楼也曾经历劫难。2003年9月,北京房山区赵岩等人采用绳索绑、吊车拽的方法将清西陵“火焰牌楼”上的蹲龙四座、火焰宝珠一座取下盗走,后销赃。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及时抓捕,保定市中院于2006判处赵岩等人有期徒刑二十年不等。蹲龙、火焰宝珠尽数追回,原位安放。此事件也暴露出了野外文物在保护方面的缺失,真真地希望此类事件不再重演。
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能让我们看到几百年前石刻艺术品,感受祖先的聪明智慧,我们是幸运的。希望大家关注文物,保护文物,留住历史,留下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