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河是歌唱家,那么桥就是最美的音符

  • 2019-11-07 10:18:40
  • 天津旅游资讯网

海河的流淌是大自然对天津的恩赐,天津地处九河下梢,自古以来就是一座以“水文化”为依托的城市,因此每一个天津人对于桥这一典型的建筑,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海河上的精美桥梁连通两岸形成了人们出行的路,也同时搭建起天津经济与文化的脉络,人文与经济通过桥梁深深的交织在一起,谱写出天津独有的壮丽诗篇!

诗意永乐桥

天津因为海河有了活力,而因为桥梁有了诗意!而最能表现天津诗意的一座大桥就是天津永乐桥。永乐桥原名慈海桥,位于天津三岔河口,横跨子牙河,连接河北区和红桥区。永乐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车辆道路,下层是人行道桥,这一设计为机动车创造了良好的通行条件,也为行人开辟了舒适的过往环境,确保了行人来往的安全和车辆行驶的便捷,也表现出设计者对于人文情怀的看重。当然永乐桥最为令人赞叹的设计,还是耸立在桥上的“天津之眼”。天津之眼这一巨大的桥上摩天轮将大桥与摩天轮和商业设施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了独一无二的“轮桥合一”风格。对比英国泰晤士河畔的“伦敦之眼”也不遑多让!同时为了突出永乐桥摩天轮的视觉感受,摩天轮的车轮和主体特意采用了中国红和蓝色,。此外每到夜晚,巨轮与桥梁便会通体发亮,使主体的灯光与桥上商店、餐厅的灯光交相辉映,让人将一幅令人心神向往的绚丽海河夜景图纳入眼底,这便是建筑的美学与精巧的设计给予天津夜晚最浓厚的诗意!

便捷实用赤峰桥

诗意只是桥梁建筑美学意义上的表达,桥梁的本身作用还是连通城市和便利交通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临近永乐桥的赤峰桥便把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赤峰桥坐落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的中央金融商务区。作为和平、河东两区间的一条跨河通道,赤峰桥不仅联通了城市区域间的交通还有效的缓解了天津站地区的交通压力。同时赤峰桥还是海河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座桥,其从外形上看如同一艘巨轮,主塔犹如扬起的风帆。磅礴大气的建筑外形体现了天津的自强自信,所以赤峰桥也被称为“海河之舟”、“天津之舟”。

地标解放桥

除了现代建造的赤峰桥,近代史上的解放桥也对天津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解放桥位于天津东站,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它不仅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同时也作为连接河北、河东、和平三区以及火车站的重要枢纽。解放桥又称万国桥,其曾是海河上造价最为昂贵的一座桥。但解放桥也绝对是物有所值,“万国桥下过大船”曾经是海河上一道壮丽的景观,也因其良好的性能让解放桥至今也还是通车无阻。解放桥连接海河两岸,多年以来见证了天津的历史发展,最重要的是它展现了津门的豪情壮志。

景观北安桥

如果说赤峰桥是为了便利交通,促进经济发展而建造的桥梁,那么北安桥就是为了彰显天津雄厚的经济底蕴和高度发达繁荣的现状所建造的景观桥梁!北安桥在景观装饰的风格上参照法国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而建,但建筑内容则是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题材。桥头雕像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灵,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桥身上盘踞着两条金首金爪的腾龙雕塑和四尊舞姿曼妙手持乐器的古代乐女,力求将中国的文化韵味表达的淋漓尽致。北安桥既不失我国建筑美学上的富丽堂皇也含有欧式风格上的高贵典雅,中西合璧的桥梁建筑让海河风景线上焕然一新,成为了天津桥梁的一大亮点!

胜利会师金汤桥

天津在繁荣的同时也不忘历史,桥梁便是天津对于历史的缅怀凭证。天津金汤桥是著名的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将士们胜利会师的地点,为了保护具有文物和历史纪念双重价值的这座桥梁,天津市对整体桥梁进行加固整修,并在两岸建设了主题性公园:会师公园。让这座始建于1906年的桥梁历久弥坚,更加固若金汤。

百狮各异狮子林桥

天津的桥梁可能作用不同,历史不同,但他们都有着同一个的特点就是精美绝伦!而说到桥梁的精美,狮子林桥绝对当仁不让摆在首位!狮子林桥位于天津市海河上,桥头保留着四座石狮子,同时在桥身新塑大小石狮子几百个。桥面采用别具一格的灯光处理手段,让狮子林桥的夜景尤为出彩!到了夜晚,海河两岸彩灯相连,灯光映入河中,粼粼光影对应闪闪星光,人们乘船夜赏狮子林桥,“哪吒闹海”、“迭水瀑布”、“声控喷泉”、“百龙戏水”等景观足够让大家流连忘返!

海河静静地流淌,天津的桥也伫立于此。更重要的是天津的美景不会消失,只等大家前来丰富自己人生旅途!

  • 编辑:罗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