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村落,厚重的文化,它们是即将消失的美景,它们是不可遗忘的名单。我们发现家乡邢台市周边散落着很多的古村落,数百年来依旧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貌和文化。很多时候,我们想寻一处宁静的地方,追忆陈年旧事,慰藉下疲乏的身体和抚慰浮躁的心灵,那就置身咱们周边的古村古镇,品味古色古香的建筑,感受纯朴的田园生活。带着一颗探寻的心,把这一切连接起来,将会是一场美妙的旅行,如果你有心,就找个闲暇的时间,带上相机和一颗质朴的心,去感受吧。
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对我国现存的12000个古村落调查后,先后确定了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目前,邢台市共有邢台县英谈村、内丘县神头村、沙河市王硇村、樊下曹村、上申庄村、大坪村、渐凹村7个“中国传统村落”。
渐凹村被誉为太行山里的“小布达拉宫”,具有800多年的建村历史。该村的民居依山就势,建筑向阳的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形似拉萨的布达拉宫,非常壮观。村四面红梯田,土质发红,阳光下耀眼夺目。每到秋冬季节的清晨,云海缭绕,烟波浩渺,是国内众多摄影发烧友的拍摄基地。今年11月份,有位摄影爱好者在刚下过雨的太行深山渐凹村,拍下了一组美仑美幻的图片,渐凹村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仿佛人间仙境。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到邢台最原始特色古村落渐凹村,穿越时光的美细细体味,去触摸乡愁,感受这个小村动人心魄的魅力。自驾路线:全程约54.2公里/1小时36分钟,沿滨江南路向南,直行进入S222,行驶约11公里,直行进入沙河大桥,沿沙河大桥向南,行驶785米,再进入S222,行驶约10.5公里,右转进入S329,行驶约18.2公里直行进入小渡口桥,沿小渡口桥向西北行驶180米进入S329,再行驶818米,右转后向北5.1公里到达目的地。沿着略微难行的山路,来到了在路上想象着这深山中的“小布达拉宫”会有怎样的景色。
明永乐二年(1402年),侯、李、胡诸姓奉召由山西洪桐县迁至此开荒种地,立村名侯家庄。因村庄所处地势高峻,水源奇缺,遂将村庄移至山凹渐水处。之后,范、郭、崔、朱等姓陆续迁入,人烟逐渐兴旺,初具村落规模。因村庄坐落在渐水凹地,故新命村名“渐水凹”,后改为“渐凹”村,沿用至今。
走进村中便惊奇的发现,该村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林木森森。走在村中的石板小路上,新鲜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向村东望去是高耸的天顶山,山势奇险,峰峦俊秀;向村西北望去,是著名的小西天,山顶建有碧霞元君神庙;向村北望去,是闻名冀南太行山区的大峡谷——“八里闯”,谷深数百米,长约10余千米,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十分险峻。
走在渐凹村,随处可见清代或民国时期传统建筑的石楼院落。这一座座院落,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墙体采用青石和紫色英岩石块垒砌而成。石块与石块接合处用白灰黏合,勾缝,尽显古人的聪明才智。宅院多为四合院,格局有单门独院、一进两套院、一进三套院、一进五套院。村内最大的院落就是清朝秀才朱世英旧宅,是一进七套院。村东巷子的石楼院落中,每一扇窗棂都有不同的图案,有绿叶捧莲、石榴大开花、万字变体等,寓意颇丰。高大的院墙厚重而坚挺,似乎在诉说着院落主人和这座院落之间的故事。